历史老照片惊现1981年中国境内竟然驻
近日有网友在历史论坛分享了几张过去在部队服役时的老照片,不经意间暴露了中苏两军装甲部队间较量的秘闻。图片显示一名身穿65式军服的解放军军官,远处是一群头戴船形帽的军人,还有一张照片是几名头戴船形帽的军人站在一辆苏制T-34中型坦克上面。有人说那些船形帽应该是解放军的55式军服,照片时间应该是年前后,那时我军刚刚配发65式军服,有些部队还在混合穿用55式和65式两种军服。但是仔细读图会发现,这些船形帽并非55式军服,而是一种小翻领,戴软肩章的军装,肩章上还有外文“CA”字样,通过对比,这明显是苏联军队在70年代的军服。
也有人说这是我军第一支外军模拟部队的老照片,但参照时间也不对,因为我军第一支外军模拟部队成立于年,地点是在南京军区三界战术训练基地。而且年的解放军已经更换为大檐帽和肩章的85式军服,不太可有身穿65式军服的军人出现。
那么,这几种因素凑在一张照片里面,给了人们强烈的凌乱感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年初,陆军第28军在山西运城地区进行战术演习的老照片。图为28军坦克团的1个坦克连,配合28军步兵第83师的1个步兵连,承担北京军区赋予的在运城东郭附近地区进行“模拟苏军摩步连进攻战斗”演习任务。
此次演习任务是为了当年9月举行的“”华北大演习做基础准备,探索研究和模拟苏军摩托化部队的战术。年的华北大演习是我军历史上投入兵力兵器最多的一次演习,参演部队共有11万余人,动用坦克和装甲车辆,火炮门,飞机架,汽车辆。
这些官兵都是专业外军模拟部队。扮演“苏军摩步连”的是步兵83师团3营7连。当时团还是个骡马化的纯步兵团,连摩托化都不是,团里几乎所有轻、重武器都是人扛马驮,没有几辆汽车。步兵83师的全部汽车加在一起可能也没有苏军一个营的汽车多。那时苏军的摩托化步兵实际上是机械化步兵,装备轮式和履带式步战车,作战时还可得到坦克、自行火炮、战役战术导弹、直升机等重装备支援。相比之下我军的摩托化步兵只有汽车和骡马,只能解决远距离机动,作战还要徒步。“代差”十分明显,这对模拟苏军战斗带来了很大挑战。
既然从装备上难以完全“模拟”苏军,演习组织者把精力下在了“神似”模拟上,为全体参训干部、战士换上一水的苏军军装。“模拟连”所穿的苏军军服,都是晋南侯马军工厂加工的产品,与苏军军服几乎一模一样,做工一点也不差。这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很不容易。
中国军队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考虑通过模拟外军来加强自身训练和战斗能力。年中美关系缓和,我军高级军官访问美国,解放军在访美期间亲眼目睹了美军假想敌部队假扮苏军作战的情景,回国后的考察报告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总参按照军委领导的要求组织了外军模拟项目,后来因为政治因素干扰而取消。
进入80年代,随着解放军现代化改革的启动,“假想敌部队”重新被提上日程。年4月,南京军区在三界成立全军首个以美军欧文堡基地为蓝本的“合成战术训练中心”,这是解放军最早的合同战术基地,拥有先进的训练设施,可供团以上部队进行实兵合同战役战术训练使用。可进行不同军兵种参加的战役战术对抗演习,并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模拟不同战场环境作战。还可以模拟未来战争的对手,形成逼真的对抗效果,有针对性地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年,南京军区专门为三界基地编配了解放军第一支专业敌军模拟部队。多年来的严格保密措施使得人们对这支部队的认识仅限于传闻,只有寥寥无多的几张照片证明这支部队的建设情况。该专业蓝军部队长期由南京军区某师的装甲步兵团担任,真正演习时,还会根据具体需要配属坦克部队、电子干扰、火箭航空兵等特战分队。年10月,三界基地举行了代号“”红蓝对抗演习,这是一次师级规模实兵演习,是我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红蓝军对抗演习。
首支蓝军部队的官兵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一支“形神兼备”的敌军模拟部队。设立了外军研究室和外军科,专门分析苏联军队技战术特点,直接为蓝军部队提供情报支持。“蓝军”部队运用同敌军尽可能一致的战术准则、组织结构和武器装备,力求给对手制造出最逼真的实战氛围。军衔、口令、作战文书都完全模拟敌军部队来实施,使用的装备也经过更新或改造,力求接近敌军部队。
他们的服装都是专门定做的,当时的“蓝军”官兵总是身着苏军制服,以至于有老乡经常报警说有外军的入侵。一些官兵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饮食起居习惯也尽量模仿俄国人,以此表示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和“敌军”看齐。
虽然中国军方从未正式公布“蓝军”的具体情况,但其最初的模仿对象无疑是曾经对华威胁最大的苏军。冷战结束后,中国“蓝军”的白癜风外用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