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ETF15个年头头部公募布局摸底
从年12月国内推出第一支ETF产品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
在ETF发展的第15个年头,公募行业也显示出越来越高的热情。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全市场非货币ETF基金的合计规模达到.47亿元,较今年年初.37亿元的规模,继续增加亿元。
毫无疑问,年注定是国内ETF发展史上的关键注脚。
为庆祝国内ETF基金业务推出15周年,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华夏、工银瑞信等公募基金公司启动“十五年十五城”ETF高峰论坛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广大投资者对ETF产品的认知和认可,前两场活动已分别于11月16日、17日在北京和长春举办。
事实上,年初之时不少公募基金提及,将今年的重点战略定于发展ETF产品。而全行业的布局热情,也与当前国内ETF产品的发展趋势息息相关。
“十五年来中国的ETF产品获得了长足发展,ETF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不仅受到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青睐,还对深化资本市场发展,促进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市场有效性的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于ETF产品理解的不断加深,国内ETF产品在未来必将进入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期。”工银瑞信基金总经理王海璐在上交所ETF高峰论坛工银瑞信专场中表示。
ETF大发展之年
自年以来,国内ETF产品从最早期的单市场ETF慢慢发展,逐步成就了如今的跨市场ETF、跨境ETF,相关标的资产也从股票扩展到债券、商品以及期货等等。
而自年以来,ETF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数据显示,年年初,全市场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合计.12亿元,到了当年年末,这个规模就已经增长了近亿元。
年全行业继续掀起ETF布局高潮,ETF基金的总规模也继续攀升。
数据显示,年年初截至11月14日,共有66只非货币ETF成立,相比去年全年的38只,目前涨幅已经达到74%。除了新成立的非货币ETF基金的数量暴增之外,全市场非货币ETF基金的总规模,更是增加亿元。
分公司来看,不少基金公司的ETF规模也取得成倍的增长。
譬如当前已成立非货币ETF基金数量最多的华夏基金,数据显示,年年初该公司共有11只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合计.84亿元;到了年11月14日,华夏基金旗下共有22只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合计为.79亿元,增长了68%。
而对于国内ETF行业领先者之一的工银瑞信基金来说,这个增长幅度更加巨大。今年恰逢其ETF业务发展十周年,数据显示,年年初工银瑞信基金共有3只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合计13.99亿元;到了年11月14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共有7只非货币ETF基金,规模合计为.88亿元,增长了近9倍,迅速跻身被动业务第一梯队。
除此之外,还有天弘基金等更多基金公司在今年刚刚切入ETF领域,谋求新的发展突破。
全球ETF发展已逾30年,中国的ETF尽管只有15年的发展史,已成为全球实时性最好、透明度最高、交易效率最高的市场之一。“中国ETF有着领先的顶层设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保障,中国的ETF起步虽然较晚,但它未来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伟大前程。”对于ETF基金的发展情况,工银瑞信指数投资中心总经理章赟作为国内ETF十五年发展的亲历者指出。
“年ETF基金迎来大爆发,主要因为年A股市场不断下跌,各大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15%以下,估值十分便宜,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率先开始购入宽基指数ETF。”某知名第三方机构分析师表示,“而在年市场好转之后,不仅仅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也开始大量买入ETF。”
在其看来,ETF之所以成为市场宠儿,主要因为ETF基金多数是被动复制指数的,代表的是市场的贝塔收益,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ETF是很好的买入标的。另外,指数每年通过不断的调整成分股不断更新,同时ETF基本上是接近满仓操作,能更多的获取贝塔收益。
也是因此,在ETF受到追捧的情况下,各大基金公司顺势发力。
事实上,为了实现ETF专业化布局,不少基金公司都已在管理体系上做出针对性优化。
章赟表示,“工银瑞信通过集团作战的方式,形成了整体风控体系的合力,为投资者利益及ETF安全性保价护航。为了提升投资者ETF交易便利,公司通过资源注入,与多家做市商合作构成做市商体系,保证ETF场内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好的客户交易体验。”查看数据,工银上证50ETF截至10月底,其跟踪误差为24.78bp,排名全市场ETF前13.5%,日均成交近2亿,全市场排名前9.3%;工银沪深ETF跟踪误差为17.93bp,排名全市场ETF前7.6%,日均成交2亿,排名全市场ETF前8.4%。的确,其ETF产品流动性和跟踪误差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头部公募布局摸底
在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公募基金“抢滩”ETF,竞争也更加激烈。
目前博时基金、嘉实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均推出了指数投资品牌,针对ETF提出特色化布局规划。
“很多基金公司都在陆续发布自己的指数投资子品牌,这也意味着ETF这条赛道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了。”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指出。
而除了推出单独的子品牌外,各家基金公司在ETF产品线上,除了传统的宽基指数之外也做出了更多的特色化探索。
就在本月初,国内首只跟踪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指数的ETF——工银瑞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ETF(场内简称:湾创ETF,交易代码:)正式成立。由于该基金兼具A+HETF、跨境ETF、跨市场ETF、粤港澳大湾区ETF、科技创新主题ETF等多项亮点是,自发行之初,就备受市场中科白癜风医院院长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