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脱贫攻坚进行时系列报道之十三精
向阳乡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向阳乡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白城市和我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
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扎实有效
贫困户建档立卡是整个脱贫攻坚工作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向阳乡扎实开展精准识别“再回头看”工作,严格对照精准识别要求,经过多轮次走访摸排,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对比识别,重新建立了脱贫档案和计划。截止5月份,向阳乡将原有贫困户户人,清退出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人,新识别户、人。经过重新识别,全乡现有贫困户户、人。其中,综合施策类的贫困户户,人,只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类的贫困户是户、人。
二
产业扶贫带动效益逐渐显现
按照“三扶一改”的工作思路,向阳乡在对贫困户精准施策方面,主要采取企业帮扶、项目支撑和园区带动三种方式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依托洮南市圆梦牧业,采取“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对三星贫困户进行兜底帮扶,给予每人每月元扶贫资金,截止到年6月,所有三星贫困户的圆梦扶贫资金都已发放到位。利用光伏发电项目带动脱贫。向阳乡、二龙乡、黑水镇、车力乡四个乡镇9个贫困村采取集中联建的方式,在黑水镇丰满村选址10公顷土地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年6月30日已经并网发电。预计到年末,兴隆山村、建业村、凤凰山村三个贫困村每个村可平均分红20万元。引进吉林省尝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带动脱贫,主要帮扶二星贫困户每人每季度分红元,现分红资金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三
庭院经济成为精准扶贫新引擎
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以白城市供销社直属企业麦地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与贵州中药材种植基地签订黄芪幼苗供货合同,经市供销社、市农行多方协调,为龙头企业争取了万元的贷款扶持,并承诺种子购进和种植投入由龙头企业先行垫付,待订单回收时统一结算扣除,确保了种植户零风险。截止目前,建业村已落实黄芪种植示范户25户,带动15户贫困户开展庭院种植,种植面积5.7公顷,而且黄芪长势非常好,年黄芪苗喜获丰收。按保底测算,每亩纯收入可达元,是传统大田种植的8-10倍。试种的成功,为大规模开发中药产业增强了信心,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为了把中药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做大做强,建业村组建了扶贫专业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年落实种植面积亩,年计划发展到亩。把建业村培育成为吉林西部最大的道地关药黄芪细苗种植基地,全力打造成为道地关药种植专业村、品牌村。
此外,向阳乡协调专项扶贫基金万元为全乡名贫困人口每人免费发放1亩地金塔辣椒苗株和1袋复合肥。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乡村两级动员其亲属、朋友帮助种植。预计全乡贫困户每亩辣椒户均可增收0元。年,向阳乡庭院经济种植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发放庭院经济补贴万元。
四
包保帮扶成效显著
充分调动帮扶干部积极性,利用行业和部门优势,通过内引外争,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在资金、项目和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帮扶工作以来,争取水利专项资金54万元,打抗旱水源井54眼,辐射耕地公顷,带动贫困户54户84人增收;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5万元,为凤凰山村和建业村修建水泥路8.5公里;争取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35万元,在兴隆山村修建砂石路3.5公里。扶贫期间,全乡帮扶包保干部为贫困户提供米面油及临时救助资金累计5.3万元,帮助贫困户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凤凰山村开展“多一份捐赠、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救济”募捐活动,共筹集资金6元解决4户危房改造先期投入问题。
五
村屯整治、危房改善工作显成效
向阳乡目前所有行政村陆续开展村屯整治工作,其中由白城市供销社帮扶的建业村,利用钩机、清扫工具改善整个村屯的面貌,通过植被栽植,改善村部环境营造良好生产、生活和发展环境。
年对全乡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危房14户,非贫困户修缮加固户,确保贫困户住的安心,住的舒心。
脱贫攻坚工作是助力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块基石,年向阳乡将全力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战,确保贫困户如期脱贫,走上真正的致富路。
信息来源:向阳乡人民政府吕翠婷
特别感谢感谢日行一善账户管理员刘雪峰、李宁、庄严、丁琳、方晓梅、巴圣造、姜一、李书丹和杨晓珊。
感谢益路同行群管理员方晓梅、吴琼、陈晨。
感谢信诺会计有限公司经理杜晓菲及副经理赫永辉提供的技术支持。
向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