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犁,减了化肥,绿了中国
27年前,河南省周口市一个20岁刚出头的青年农民,因为看到除草剂的副作用,走上了一条化肥农药双减量、节本增效、防治土壤污染的道路,发明8项相关专利技术及产品。他治理因过度施用除草剂造成的“癌症田”万亩,为农民挽回巨量经济损失。最近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河南省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他大力开展科技援疆,在巴里坤县等地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显著。
他就是年全国“十大三农人物”、河南省人大代表、今年5月刚刚当选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科学院院士的党永富。他不仅用自己的专利和技术推动土壤污染防治,还积极向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决策建议近20条。他还把脚步迈向世界舞台,先后到十几个国家演讲、培训,推广中国的化肥农药双减量技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听取了他《拯救被化肥农药污染的耕地》的演讲后,称赞他将成为“人类的英雄”。
一份来自新疆的化肥减量增效报告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提起新疆,人们首先想到哈密瓜和葡萄,但对当地果农而言,飘香的瓜果,带给他们的并不全是甜蜜。过往岁月,过度使用化肥,本想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结果产量没提高,反而带来一些瓜果品质的下降。
但是,在最近两三年,这一切发生着历史性转变。
在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果农康文斌在专家指导下,今年按化肥减量技术种了20亩哈密瓜,化肥使用量大大减少,喷施一种叫做“奈安微蜜”的水溶肥,亩均收入显著增加。而且,喷施“奈安微蜜”的哈密瓜,个头均匀,成熟度一致,品相好,提前多日成熟,糖度相比对照田显著增加,口感纯正,在市场上明显更加抢手。
同样是在伊州区,南湖乡南湖村的张万富今年种了11亩酿酒葡萄做化肥减量试验,专门留2亩田作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发现,在追肥减量的情况下,单粒数增加,单粒重增加,果粒整齐度提高,果粒直径增加,含糖量提高,糖酸比提高,干浸出物提高,单宁提高,出酒率提高,挥发酸降低,总二氧化硫降低,发酵分离时间缩短多日;提前成熟多日,增产显著。
年,全县整体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巴里坤县,13万亩农作物化肥减量,减少了大量化肥使用,增收显著。
哈密市是河南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确定的对口援疆单位。河南省不仅在人力、财力、智力上援疆,而且注重开展科技援疆。今年年初,在河南省援疆指挥部大力支持下,巴里坤县委、县政府成立“奈安微蜜”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局同时成立技术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搭台、技术唱戏、项目支持、农民受益”的格局,探索出化肥减量提质增效与土壤污染防治的新模式。
巴里坤县的这次试验,涉及小麦11.1万亩,蔬菜1万亩,马铃薯0.6万亩,哈密瓜0.3万亩。年8月29日,新疆自治区土肥工作总站组织农业部耕保中心、中国农科院、新疆自治区农科院、哈密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成立验收组,进行实地测产显示:
11.1万亩小麦、亩马铃薯、亩大白菜: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成本大大减少,显著增收。
广袤的新疆大地,由于干旱少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生态环境一直相对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环境呵护,同时要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不够导致的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年,自治区农业厅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农业部化肥减量安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可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又能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征集到的16种化肥减量技术中,“奈安微蜜”有机水溶肥产品及技术,脱颖而出。
事实上,这项“化肥减量增效和防治土壤污染”的绿色技术,早在3年前就已经在新疆开始了试验使用。
3年来,新疆塔城、博乐、昌吉、尉犁、新和、阿克陶、伽师、洛浦等16个县(市),在棉花、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葡萄、哈密瓜等作物上试验示范,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
尤其是今年巴里坤全县在多种农作物上的大面积整体推进,把这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面积一下子提高到30万亩,不仅让人们领略了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得到了中国农科院的跟踪实测证实,并受到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的高度肯定。
二十七年治土路
党永富从发现除草剂副作用开始,走上研发“奈安微蜜”技术,进行化肥减量增效、土壤污染防治的农业环保道路。27年历尽艰辛,矢志不渝。
年,党永富还是河南省周口市的一个青年农民。在外地工作的哥哥怕他种田辛苦,特意买了除草剂寄给他。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他发现除草剂在除掉杂草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庄稼。这时,他决定亲自生产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除草剂,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他发现会污染地下水,便果断放弃了。
他放弃了生产,却并没有放弃对除草剂副作用防治的思考。年,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党永富首次提出了安全添加剂概念。从土办法到科学实验,终于在年,研制出了我国关于防治除草剂残留污染的技术产品——“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也就是在这一年,除草剂副作用在我国开始大面积爆发,一些田块寸草不生,不仅不长草,也很难长庄稼,被农民们痛心地称为“癌症田”。从那时开始,年复一年,党永富南下北上,东奔西走,截至年,他运用自己的专利成果帮助农民治理因除草剂残留污染造成的“癌症田”,开展除草剂显性药害公益性救助多万亩,预防除草剂隐形药害近一亿亩次,累计为农民挽回巨大经济损失。
早在年12月,河南省科技厅就邀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黑龙江省植保站、河南农科院、河南省植保站等单位专家,组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为组长的评审委员会,针对“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的使用效果进行科技成果鉴定,认为“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能有效解决除草剂副作用产生的药害和残留,把除草剂对农作物的抑制期大大缩短,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填补国内空白,居国际领先水平。
在开展除草剂副作用污染防治时,党永富经常下乡和农民群众沟通交流,发现很多农民群众反映土壤板结,化肥投入成本逐年增加,而产量却不增加,甚至减少。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党永富发现土地的有机质明显下降,土壤对化肥产生了耐肥性。他自此又产生了化肥减量技术研究的想法。为此,他一方面向群众培训科技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向国家呼吁化肥、农药减量,预防土壤板结、预防土地污染。
在农田污染防治和土壤治理的这条道路上,党永富越走越远。经过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他又研发出炭吸附聚谷氨酸肥料减量技术、金不染重金属钝化技术、中草药替代化学农药的拌种剂,“奈安微蜜”有机水溶肥等系列产品和技术。
有关专家评价,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既可防治土壤污染,又可以节本增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无害化、营养化。
党永富还结合自身长期的农业过程管理、农资次生灾害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土壤污染与生态治理——农业安全工程系统建设》《农资次生灾害污染防治原理与应用》等专著(中英文两种版本),参与编著了《气候变化与影响学》,获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12篇。
现实倒逼
从“化肥零增长”到“化肥农药双减量”,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年7月28日,科技部农村司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统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等8个重点专项。其中,《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提出年7月—年12月实现化肥减量17%、小麦平均增产3%的目标。
眼前的现实让党永富感到非常急迫。他了解到,30年来,我国化肥施用量翻了6倍。年化肥施用量为.9万吨,比上年增长1.42%;年悄然上升到.6万吨,增长0.45%。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化肥中氮的利用率仅35%,40%以上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11%挥发后污染空气,其他13%去向不明。土壤酸化造成病虫害加重,特别是地下线虫,严重危害到食品安全。农民往往掉进一个怪圈,即“过度施肥—土壤酸化—线虫增多—加大农药使用”,长此以往将陷入“肥越施越多、地越种越薄、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
近年提出并实施的“有机肥替代化肥”,也逐渐暴露了不少弊端:其一是有机肥数量少,利用率低。目前中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其二,有机肥成本高。目前每亩施用8方有机肥才能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未腐熟的有机肥—元/方,腐熟处理过的有机肥元/方左右。如果都施用有机肥,每亩地仅有机肥成本就需要0元左右,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成本过高,与农产品收入严重倒挂;第三,有机肥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尤其是规模化饲养的动物,所产生粪便中携带有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而且,有机肥替代化肥,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化肥减量、防治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上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他在思考:在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途径之外,新的科技成果能否提供助力?作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在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党永富提交了《关于加大绿色有机水溶肥等绿色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防治化肥对农田土壤和大气污染的建议》,提出了一条化肥农药双减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农家肥量少、养殖场有机肥携带污染物、商品有机肥价格贵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新型材料、绿色有机水溶肥的作用,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投入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产提质,让农民受益。
任重道远
目前,化肥和农药双减量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奈安微蜜”有机水溶肥作用凸显。
6年来,党永富发明的“微蜜”炭吸附聚谷氨酸技术,经过12省64个区域多万亩的应用检验,稳产保粮,可以有效降低化肥对大气、土壤、水的污染,农业部门组织全国30多位农业专家实打测产证明:该技术可使化肥使用量显著减少,小麦亩均增产量显著增加。
河南西华县农业局安排合作社负责人曹自堂,—年连续3年在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上进行了0亩化肥减量示范推广,在农作物生长关键生育期施用“奈安微蜜”,化肥使用量显著减少,成本显著降低,增产量明显。
年在山东省招远、郯城、滕州3县市进行试验示范,年在吉林洮南市大通乡双余村的试验,年在新疆石河子团棉花种植基地、奎屯市农七师团棉田的试验示范……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年在新疆巴里坤的整县推进,显示了其蓬勃的生命力。
在“年自治区化肥减量增效互联网+现场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长任力民说:“看到近3年来,‘奈安微蜜’在全疆16个县市的示范田中表现出的显著的减肥增效效果,我内心无比激动。农业新科技必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最大助力,积极探索和推广绿色新技术,是我们技术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谈及未来前景,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或者化肥减下来,有机肥上去,有机无机配合使用,无论对培肥土壤地力还是保护农业环境,还是稳定地提高产量以及农产品的品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奈安微蜜”技术的推广,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技术服务继续探索,“奈安微蜜”在化肥减量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目前,党永富正在新疆进行农业过程管理试点规划,研发和推广先进的化肥减量与土壤污染防治系列绿色技术。通过努力,他希望中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缩短3—5年。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