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说的地方
戚墅堰
年轻时候,第一次出差,去了戚墅堰,三天三夜的火车,一路硬板没有卧铺,感觉整个行程,不是睡觉,就是喝酒,由于严重的晕车,只能用酒精稀释眩晕。到达时候已是傍晚时分,问路的时候,遇到一个长者,她说的方言很重,语速也很快,大概意思是,一直往前跑,再向左拐,在右边一点,就是招待所了。借着落日余晖,能看到街道两侧绿化的树木,深秋的爬山虎,深红夹杂墨绿点缀着楼房的墙体,感觉这里是一个神秘之城。只可惜,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去过这个城市。………戚墅堰,江苏省常州市下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西部、太湖平原西北部、常州市区东部,其在宋朝时因“世族戚氏卜居”而得名,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居力很
第一次听说,这个城市的名字,我很惊讶,感觉怪怪的,特意多看了好几遍,生怕看错字,不过,确实有此城市。如果说戚墅堰,有古风,有赤壁一样的折戟沉沙,那么居力很也应该有什么吧,是驰骋疆场的骏马?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是穿肠刮肚的美酒?还是醉卧沙场君莫笑,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传说?穿越一片狼藉的街道,在一个道路尽头,有一堆拆旧下来的钢轨,据说当地村民不让向外运输,当时,我不得其解,“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好一个占山为王,梁山好汉的做派嘛,难道这就是居力很?白阿铁路修建的时候,途经居力很。秋日旷野里,有蓝天和白云,也有居力很的风土民情,夜幕下,有归家的牛儿;风尘中,有出力的人儿;一切都彰显古朴,也有看得到的勤劳。虽然,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记忆也只是零星的碎片,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纵然在过往中,有一些沟沟坎坎,但只要握手,总能言和。在此,遥祝那里的土著,牛羊满圈,财源滚滚。………居力很。归属兴安盟,有奶牛第一镇之称。地处科右前旗南郊,东隔归流河与乌兰浩特市毗邻,南接乌兰浩特市卫东办事处,西与吉林省洮南市接壤,国道横贯全镇,全镇辖15个村、31个自然屯17个镇直单位,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人。 卧里屯一个有传说的地方,我曾去过。那年十月,乘坐长春至延吉的火车,赶往那里。火车时速60公里,一站一停,午夜,我从吉林上车,我们一行兄弟三人,背着父母,背着亲人,去看那里的二弟,有消息知道他有了一个孩子,已经八个月了,我们看在兄弟情义上,去看他和新生的孩子。火车上没有卧铺,第二天上午,我们到达延吉,二弟早已在火车站等候,下车后,到家前,哥几个特意到服装店,帮我打扮一下,我自己出资,买了一件暗红色红豆牌子的长袖上衣,费用元RMB。次日,我们开车去一个镇里,歌舞升平,有酒有肉,兄弟情义,此消彼长,一浪高过一浪。又在二弟停留的乡下住了一夜,第三天我们被二弟送到延吉,乘坐长途客车分别回长春和吉林,价格出奇的贵,每人元RMB,不讲价。至今,我也没有记得,二弟住的是什么地方,再也没有去过。当年,快过年的时候,老爸想二儿子了,背着我们,背着亲属,单枪匹马,又去闯了一下,就是为了找二弟回家过年。可是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只是三弟说过,过延吉,然后坐长途,就能找到,那个屯子叫卧里屯。老爸那年70岁,没有找到二弟,就回来了,因为根本没有卧里屯,有的只是传说。老爸回来后,说着这次卧里屯之行,他说,回来的火车上,列车员看到他一个人出行,没有陪伴,特意送给他一瓶水,还嘱咐他老人家注意安全,他躺在慢车的长椅子上,睡了一夜。14年的光景,日月换,人已老,记忆犹新。米拉提一个很随意的网络名字,据说含有甜点的味道,会不会也是一个传说?所有的故事,都有精彩,也有惊奇,在如烟的岁月里,一丝甜美的回忆,一定会勾引出滔滔不绝的话语,能用简洁的文字,流畅的再现出来,还给生活本来的面目,虽然那是一些苦涩的过去,但在今天看来,在未来看来,都注定不失其精彩。喜欢此文,可以在原作品下面点喜欢作者或者点再看,欢迎你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7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