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年新三板投资策略

定增投资部王紫敬

年的新三板市场,就市场本身来说,供给端持续放大,挂牌公司数量突破1万家,在公司数量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在制度建设上,分层落了地,但是没有配套差异化制度,单纯分层对市场带来的提振十分有限。第三个是政策方向上,整体思路还是强化监管,没有实质改善流动性。最后一个是在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市场定位仍不明确,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确定的预期。

在年整体延续弱势行情的同时,从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开始,市场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IPO集邮策略在新三板市场上被广泛采纳,并且成为新三板市场目前最为有效的投资策略。

年底的时候,天弘基金在国信证券举办的年度策略会上就提出,年的投资策略将会围绕IPO展开,投资者应该去寻找那些对内可以被分入创新层,对外又满足主板、创业板、当时还有战兴板等其他市场上市标准的企业。这些标的因为退出更有保证,所以在估值上会有所体现。

一,IPO集邮策略的出现有其现实基础,是必然的。

1.新三板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满足A股市场的IPO标准,整个市场大约有多家符合IPO要求的财务指标,这其中包括80%的创新层企业;从IPO挂牌企业的一些财务数据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公司规模体量还是盈利质量都和A股市场上的次新股差不多,却在成长性上领先很多。

2.新三板市场不可避免面临沪深交易所竞争,但因为估值较低,新三板内部的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代价融资,而且未来仍然面临被A股上市公司并购掉的局面。不同市场之间的估值差是新三板企业去IPO的根源;

3.新三板二级市场不活跃已经对一级市场造成影响,企业挂牌新三板融资的初衷越来越难坚持;

4.估值差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流动性折价,想破局流动性困境,就需要在市场中形成造血功能,吸引增量资金入场,而前提就是形成财富效应。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形成财富效应。

以IPO集邮策略为导向的投资行为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这类股票,从而在这一板块内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财富效应。

截至年1月12日,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IPO挂牌公司发布接受IPO辅导公告当天平均有接近5%的涨幅,前一日只有2%,后一日平均有4%,说明市场比较有效,对该类公告有较充分的反应,而且投资者更多是在公告发出后采取行动。这些公司在发布辅导公告后一个月的平均涨幅在10%左右,发布辅导公告后至今的平均涨幅接近30%。

天弘基金新三板投资部

证监会受理IPO辅导材料之前三个月期间,这些股票都是呈现出非常夸张的收益,翻倍甚至翻几倍都有可能,平均涨幅在80%以上。

天弘基金新三板投资部

所以从数据上看,IPO集邮策略确实产生了财富效应。这样,IPO集邮板块的流动性在赚钱效应下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带动企业估值不断修复。

在整个市场成交额并没有巨大变化的情况下,IPO挂牌企业单日单票的成交额已经由6月的63万上升到12月的万,涨幅达到%,场内的流动性不断向IPO板块集中。为该策略的投资者提供了买到足够数量的可能。

天弘基金新三板投资部

二,IPO集邮策略的成功概率

整个IPO流程框架如下:企业改制后,报备IPO辅导至各地证监局,之后制作申报材料并上报给证监会。证监会受理后,企业进入排队序列。然后经过发审委审核核准发行,进入配售流程。

其中,在证监会受理企业申报材料之前,IPO流程都在企业端,因此是否能上报给证监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企业上报材料后,证监会分次并全部受理。证监会受理之后的企业才被称为排队企业。

所以自企业报备IPO辅导至过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报备IPO辅导至证监会受理,证监会受理至发审委审核。

年至今共计家公司公告接受IPO辅导。其中没有进入到证监会受理环节的公司有家,因此从接受IPO辅导至证监会受理这一阶段的概率是80.89%。

这个数字对于新三板IPO挂牌企业来说应该是这一阶段的下限——因为一些近期报备IPO辅导的公司未来有很大可能被受理,但现在暂时被归于未被受理公司范围中;而且IPO挂牌企业已经在资本市场规范化运营一段时间,相比其它企业被受理的几率更大。有投行人士分析称IPO挂牌新三板企业的辅导成功概率接近%,这就是新三板企业IPO的优势。

十年来有三千多家公司被证监会受理,进入发审委核准阶段的有家。所以自证监会受理到发审委核准这一阶段的概率为:/=89.93%。

最后根据wind数据终端可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是89.88%;

因此普通企业IPO流程自辅导至上市的保守概率为:80.89%*89.93%*89.12%=64.83%;

而新三板IPO挂牌企业最终发审过会的概率高达:%*89.93%*89.12%=80.15%。

三,IPO集邮策略的时间成本和可持续性

按照现阶段已被受理的新三板企业辅导进度来看,平均辅导时间在6.18个月左右。

证监会在受理了企业的上市申请后,在首发上市之前,企业一直处在排队阶段。我们统计了A股市场自年以来的排队天数,平均耗时在18个月左右。目前已经有三家新三板公司成功过会了,三星新材排队时间历时20个月,江苏中旗和拓斯达都是18个月左右。

目前有家公司处在排队状态。按照现阶段的日均审核1.5家节奏,我们计算存量需要1.2年就能消化,也就是大概15个月。

所以,从企业接受IPO辅导到排队,再到首发上市,时间成本介于20~24个月左右,因为年IPO提速,所以实际的时间成本很有可能更少。

A股目前的IPO节奏已经达到每月50家左右,一年多时间就能消化掉目前排队的企业。监管层不断释放出加大IPO力度、控制再融资的信号。

考虑到之前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以上,所以A股市场在控制再融资的情况之下,可以接受这样高强度的IPO节奏。所以年新三板市场的IPO集邮策略是可持续的。

但是新三板企业成功上市仍存在一些系统性问题,比如三类股东和股东数超过人,存在这些问题的企业有望在年获得证监会批复,批复意见将会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我们认为三类股东不是问题,因为有相当数量的三板公司已经被证监会受理,而且都存在三类股东问题,一旦明确三类股东成为企业IPO的障碍,那么新三板市场的交易会更加雪上加霜,企业也更不愿意来到这个市场。

四,IPO集邮策略的收益率

从历史上看IPO发行至锁定期结束这一阶段,上涨概率高,下跌概率低,过去十年间出现亏损的年份仅有年。同时年新股首发限价实施以来,发行价格至锁定期结束平均收益超过%。因此投资新三板IPO备案企业具备较高的绝对收益。

新股发行至锁定期一年涨幅同发行市盈率有很大关系,年我国IPO发行市盈率控制在22倍左右,因此将持续给予二级市场较高的涨幅空间。

根据IPO挂牌企业相对年整体估值在26倍左右,盈利增速在40%左右,而因为IPO企业可能会收敛利润,所以保守估计这些企业年增速在30%左右,相对于年市盈率在IPO辅导报备时会降低到26/1.3=20倍。

在假设IPO报备辅导至首发上市周期为2年的情况下。根据10多年来所有上市公司的IPO信息,两年期间其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相当于接近每年50%的增长。

IPO首发上市时我们的成本对应市盈率仅为9倍。再根据窗口指导首发市盈率不超过23倍计算出首发当日的溢价为%,新上市公司一年后的涨跌幅均值是96%。至解禁时收益率为.76%,非常可观。

再根据从接受辅导到真正上市退出的概率,不能成功上市的公司在新三板市场按半价退出,我们得出如下的收益率期望:

五,小结

总结一下之前的逻辑:

?IPO集邮策略的出现是必然的,有其现实基础,而且已经形成了财富效应并提升了流动性,该板块的股票估值有一定修复;

?IPO挂牌企业成功首发上市的概率高达八成;

?IPO挂牌企业从接受辅导至首发上市的时间成本一般在2年左右;

?IPO集邮策略可持续,一些不确定因素在今年会有定论;

?IPO挂牌公司在A股市场退出时的收益率期望是%。

六,IPO集邮策略的布局

企业准备IPO之前会有一些准备动作,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捕捉到蛛丝马迹从而进行左侧布局。

1.换掉主办券商或中介机构预示着公司可能会有IPO意向

2.证监局和公告之间的时间差也可以让投资者提前入场

3.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方便公司更好的控制筹码和股价

4.二级市场上在没有任何公告的情况下突然量价齐升,并且持续多日有明显的吸筹现象

5.成功发行估值较高的融资,且发行对象中没有三类股东

6.从三类股东手中回购股票

另外,从财务指标上去筛选出一些标的,在各类IPO要求的财务指标上都有较大把握,这样的公司一般都会坐不住而且有实力去IPO。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通过构筑一个IPO集邮策略的证券组合来分散风险,增加胜率。在已经公告接受IPO辅导的公司里面去挑选一些有特征的公司。

1.体量较大的公司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掉很多风险;

2.高成长性的公司让我们的投资更加稳健;

3.流动性好的公司才能让我们买到量;

4.创新层的公司进可攻退可守,未来也有可能会享受到新三板市场本身的政策红利。

同时满足上面这些要素的公司,风险可控,政策可期,亦或者未来真的推出转板制度、或者再分一层,这些公司受益的概率最大。

该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天弘基金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31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