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年节传统弘扬民族文化
承载年节传统弘扬民族文化
——“浓浓亲子情欢乐闹元宵”第二届乌兰浩特市少年宫元宵喜乐会
“曲径虫鸣牡丹开,岷山远游住人外,一义贯成并日月,百姓饭足言皆彩,眉下心头田出垄,天上斗转且以待,山聚眉峰思无邪,大江东去润高台,城西欲语淮阴侯,喜上羊羊取发钗,独受易友玉关情,令公为尊畅饮怀。”一首欢快的开场曲《灯谜歌》拉开了“浓浓亲子情欢乐闹元宵”第二届乌兰浩特市少年宫元宵喜乐会的帷幕。本届元宵喜乐会的活动内容有挂花灯猜灯谜、颂家风我传承、传统节长知识、享元宵做汤圆、元宵节好节目五部分组成,共吸引来自全市共计多组家庭多人参与,其中还有来自吉林省洮南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勿布林的家长与孩子,现场氛围喜庆热烈。
挂花灯猜灯谜
花灯之下细思量,少年宫里显身手。猜灯谜正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庆祝元宵节的形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民间风格浓郁的文字联想游戏,《灯谜歌》这每一句歌词都是谜面,谜底连在一起就是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在赏灯猜谜环节里25组家庭中的爸爸妈妈争先恐后地抱起自己的宝贝冲向灯谜区,认真快速挂灯,谨慎研究谜底,场面充满趣味。和平一小三年四班田帅的妈妈王秀丽说:“猜灯谜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长知识,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
颂家风我传承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是一个家庭为人处事的价值追求和品质,是家庭群体道德与行为文化的反映。“家”是元宵节不变的主题,是啊,每个家庭的风清气正,才会有整个国家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30组家庭走到台前和我们共同分享了他们的家风,并把他们的心愿卡挂在了四棵心愿树上,小小的心愿卡,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和祝福,愿所有的小朋友心想事成!
传统节长知识
元宵节,是中国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我们每年都过元宵节,但是有关元宵的由来和传说却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月上柳梢头的下一句是什么?”主持人高阳老师向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提问。爱国二小二年一班邓子灿在下面高高举手大声地回答:“人约黄昏后,作者是宋朝欧阳修。”在“元宵节知识问答”这个环节中主持人将少年宫一楼传统文化宣传展板上关于元宵节的时间、习俗、起源、相关诗文一一提问并一一作以讲解,让现场的参与者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享元宵做汤圆
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就连节日里也有很多美味的特色食品,如:粽子、饺子、年糕……说了半天的元宵、汤圆,大家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都想马上在“享元宵做汤圆”的环节中一展身手了。只见短短二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一桌桌大小“厨师”精心合作,将八宝果仁、花生芝麻、玫瑰豆沙等各种口味的汤圆制作完成后便起锅烧水,不一会儿一盘盘颜色各异、团团圆圆的元宵出锅啦,大家都开心地品尝到吃过的最好吃、最美味的汤圆,这一个个小小的汤圆里承载的不仅仅有对甜蜜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有对亲人浓浓的完美祝福。
元宵节好节目
在品尝香甜的元宵时,我们还欣赏上少年宫美术社团的同学们制作的花笼DIY,他们在花灯上用毛笔描绘出心中的祝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节日花灯;还聆听到声乐社团、语言艺术社团的同学们朗朗动听的歌声与声情并茂的朗诵。同学们都觉得能够在少年宫里度过这样一次传统文化的别样体验活动会终生难忘,一定会记住开心又有意义的元宵佳节。
庆祝元宵节的形式还有很多,赏花灯、吃元宵、踩高跷、扭秧歌、舞龙狮、走百病、放天灯等。人们借这些形式来感恩、祈福、寄托希望,可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精华。爱国家,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我们倡导孩子们从爱上过“元宵节”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共同践行十九大习爷爷所说的“说中国话、吃中国食、穿中国衣、用中国货、过中国节,做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作为除夕过后延续的又一个传统节日也叫“上元节”的元宵节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乌兰浩特市少年宫党支部在这个节日里已连续四年开展了两届花灯展览和两届亲子闹元宵活动了,吃汤圆、赏花灯、猜字谜、诵家风等活动蕴含着团圆甜蜜、吉祥幸福的内涵,孩子与家长热情高涨,我们就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展示我们家乡的红色文化、蒙元文化,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并了解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样的方式也是对中华文化、家乡文化最好的发扬、最好的传承。
天山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赏月、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在美好的元宵之夜衷心祝愿所有的少年儿童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