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且听丽中学子如何说十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
灾难和不幸,
让我们思考风声雨声中的家事国事,
也见证风华少年成长的点滴痕迹。
这个特殊的时期,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困守一隅,书生意气,位卑未敢忘忧国。
且听丽中学子如何说。
爱在疫情蔓延时高二(17)班包牧天新年,一场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位中国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席卷至全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中,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向病毒发起一轮轮攻势,在这期间,我听见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看到许多令人暖心的照片,它们就如同黑暗中的一支支火把,撕裂阴沉的夜空,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正是这些感人的事迹,让我在此刻充满信心:我们隔离疫情,但我们从不隔离爱。爱在疫情蔓延时,中国人民必将战胜疫情,迎来胜利!“大家不要去武汉”,说完这句话,84岁的钟南山义无反顾启程武汉。作为03年抗击非典的功臣,时隔17年,他重返一线战场。从启程的那一刻,他便思索着应对武汉疫情的各种方法,全力以赴地投身第二次抗击肺炎的战役。临行前,钟南山的夫人告诉记者:“劝是劝不住的,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以救治病人为己任,国家有难临危受命,84岁的钟南山成了武汉封城前夕最美的逆行者,让人们感到安心和温暖。同样属于逆行者队伍之列的,是无数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时间,武汉90后护士单霞将一头长发剃成光头。她说:“头发没有了还可以再长,现在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尽力量去救更多人!”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征到达武汉的护士长蒋小娟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她的脸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得伤痕累累。她却说,“皮外伤而已,贴上创可贴再冲锋!”医务人员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用爱心救治病患,为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带来人间温暖。人们都知道韩红是一位歌星,但在疫情发生之前,鲜有人知道她也是一位慈善家。在武汉封城的第三天,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捐助的物资便抵达了武汉。次日凌晨,很多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韩红基金会的第四批物资,五万只橡胶手套和五万个医疗垃圾袋,正在装车...接着,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抗疫前线最急需的物资,在他们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医院。基金会不乏其他明星的捐赠,人们慷慨解囊,援助疫区,让我们感受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和社会各界涓涓汇成的爱心长河。面对疫情,国际友人纷纷对中国伸出援手,让我们不再感到孤身奋战。巴基医院的物资倾全国之力支援中国;俄罗斯飞机载着成吨物资、5名来自卫生部的顶尖医疗防疫专家和急需药品,一起来到中国。没有大肆宣传,没有张扬邀功,在汶川时期,他们曾说,“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而在日本捐赠给大连的物资上出现的王昌龄的诗句更让人心弦一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用汉字写下的诗句,跨越了千百年依然能够共情,让人从中感到一丝来自友人的温暖。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患难见真情的时刻,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多少,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支援,都应该被看到;他们带来的爱心,都让我们感到温情。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更强大。”疫情肆虐的同时,爱和温情也在人世间蔓延。苦难带来悲伤,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人心的汇聚,团结的力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中国人民从来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打倒,待到疫情结束,万物回春,一切又将是生机勃勃,一切又将是欣欣向荣。我相信,经受磨砺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必将变得更加强大!指导师:陶友林老师信念如火,理想燎原高二(1)班杨心苹
你可曾有过理想?
我们都有过期盼的经历:或是想要拥有什么,或是渴望成为什么。
理想与期盼不尽相同,理想比期盼要更加崇高,它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实现,只是这信念因人而异,有大有小。有的微弱只能让理想维持着理想的身份,而有的则熊熊燎遍理想之原。
信念,是人们拼搏的力量源泉。己亥年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的生活。随着形势的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战疫”的行列。他们是冲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是执勤守卡的警卫,是投身数据海的网格员;他们还是挑着蔬菜来捐赠的农民,是毫不迟疑提供救助资金的企业家,是四处奔走寻找资助的公众人物;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志愿者,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留学生,是认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国际援助者。原本毫无联系的人此刻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这个身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疫病必除、难关定破。
尽管这不断跳动的感染数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尽管在浓厚的黑雾里行走,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尽管如此,他们仍是迈着坚定的步伐,因为他们有着相信未来的信念:既然看不到远方,那便先着眼脚下,战胜今天,才会有明天。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迷茫在终点模糊的道路上,人们尚可以胸怀信念,而我们皆知高中赛道的终点,何不尽今夕以自夸?
你可还心怀理想?你可有心存信念?
还记得每天早上给教室开灯的那个你,还记得饭点冲去食堂速战速决的那个你,还记得跑操前的短暂时间中记单词的那个你,还记得熄灯后台灯亮起书前的那个你······这些小小的行为举止,无不透露出你暗藏的决心与信念。
时处二月,这个二月是特殊的。异常的事件使我们拥有了一个意料外的假期,但这个长假并不能放松。一些同学对于理想的信念之火只在学校点燃,但现实是你的理想需要这簇火焰一直燃烧不得停止。假期虽长可时光易逝,失掉的日子如覆水难收,在你懈怠的时候,还有无数同龄人在暗自努力,现在正是你表明信念的时刻!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假期越走越长,跑道的中点正是最最磨人的地方。
在你埋首书卷之时也要看到,屋门外的世界里还有无数抗疫工作者在奋斗。透过他们的奋斗,你可以看见他们的信念,于是你心中的也更加凝实。你看这些抗疫者们——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90后的青年,在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们也曾是被保护着的孩子,但如今已经来到了奋战的前沿。时间推进,社会更迭。我们也终会有一天,来到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作为冲锋者,肩负起民族与社会的责任。但这一切的实现,需要的是我们当下的努力奋斗拼搏,需要我们此时秉持着信念,不断前行。
年有个令人失望的开头,但接下来的每一个日子都充满着希望。假期的冗长或许模糊了我们对时间的认知,但事实是时间就在那里默默流逝不曾停留。你可能猛然发现,距离原来的六月高考仅剩一百余天的日子了。高三的同学们,在经历了第一次选考之后,心底的目标是否更加明晰?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是最容易获得的逆天改命的机会。希望你们能够带着信念,继续向前。高一高二将本学期末迎来第一次或最后一次学考。虽然高考政策有所变动,但学考仍然重要。希望你我能不断积累,为将来的高考、为各自的理想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每一个埋藏希望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发掘,将希望亲手捧出。信念相伴,熊熊烈火于理想之原绵延。愿各位都能秉持心中信念,亲见烈火燎原。
指导师:王玲芳老师
抗疫阵前躬身入局高二(17)班王露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祥和平静的生活,更牵动着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弦。所以,我殷切呼吁:抗疫阵前,每个人都应“躬身入局”。庚子鼠年,如期而至。然而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霓虹街头却不见车水马龙,往昔闹市也褪去熙熙攘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华夏大地。湖北以北,江城发散,病毒肆虐,众说纷纭,我们的祖国,既过年关,更过难关。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而我却想说:那是因为中国从不缺乏勇敢的人。84岁的钟老挂帅出征,力排国难于危急;无数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支援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他们的誓言;医院副院长带队出征,“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是他们的承诺;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筑工地上,建设者们不眠不休、与疫情赛跑。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他们以萤烛之火,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众人成聚,圣人不犯。”中华民族有最坚毅的信心面对挑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连夜运往湖北的大小物资,是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星火驰援;是一省包一市的大局意识,是一笔又一笔的爱心善款,是无数句令人泪目的“武汉,加油!”。在这里,我想用许飞的一首歌,送给所有为抗疫挺身而出的勇敢的人们: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我敬你万千心碎还深藏一吻,乌云滚滚还走马上任……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只有每一个小人物都参与和行动,才能汇成大的时代洪流。面对席卷各地的疫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躬身入局”,尽我们自己所能去做事、去发声、去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自当担使命,共患难!正如《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中提出的一样,我们中学生也应做“守护者”,辨别谣言,粉碎谣言,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为亲友答疑解惑,关爱家庭,守护健康;应做“修行者”,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自主安排好学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不因假期落下学业;应做“识途者”,不再走亲访友,自觉把N95口罩留给医护人员,减少出门,节约口罩,做到错峰出行、平安出行、游必有方。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久闭的城门终会被春风敲开,为了战胜疫情,为了春回大雁归,让我们每个人都躬身入局,不负华夏赤子心!指导师:陶友林老师-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