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洮南篇绿水青山就是
生态建设关系群众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大计。两年来,洮南市深入贯彻执行中央、省和白城市推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举措,坚定不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在推动美丽洮南建设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年,按照国家水利部对洮南市河湖连通工程规划最后的审查批复意见,洮南市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启动,确认洮南市河湖连通供水线路6条,连通湖泡26个。通过合理规划,立体布局,洮南市确认以南部缺水地区为重点,侧重抓好水资源的“引、蓄、用”,着力补充地下水,恢复地表水,湿润周边气候,着力形成立体化的良性水资源循环系统。通过三年的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取得了实效。
截至目前,已完成和基本完成了4条供水线路建设,分别为创业水库三干渠供水线路、北湖供水线路、引洮干渠供水线路和红旗渠供水线路一期工程。在工程上已具备连通条件的湖泡(水库)17个,完成连通湖泡占规划连通湖泡总数的65.5%。累计完成投资万元,完成综合工程量.46万立方米。
河湖连通工程完工后,可恢复水面面积24万亩及湿地面积近2.6万亩,使洮南市南部风沙干旱区植被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沙漠化面积减少,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有效抑制南部地区土壤荒漠化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涵养水源,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增加了区域空气湿度,进而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另外,河湖连通工程完成后每年可补给地下水约1.2亿立方米。全市中、南部地区有旱田灌溉面积95万亩,年需灌溉水量1.9亿立方米,如果再考虑地表降雨补充,洮南可实现地下水供需的基本平衡。同时,洮南市河湖连通工程总体规划连通水库泡塘30个,总存蓄水量近3.4亿立方米。通过汛期引蓄洮儿河洪水,能够有效缓解洮儿河下游防汛压力,为减轻月亮泡水库抗洪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可降低水旱灾害损失,防洪时可实现错峰调度;抗旱时可进行合理调配,从而科学合理的破解用水瓶颈。
生态建设离不开植树造林。洮南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大力实施林业建设系列重点工程,不断深化林业各项改革,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国土绿化成效明显,城乡绿化水平同步提升,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开展“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仅今年以来,洮南市就清收林地还林13.4万亩,湿地修复保护面积5.8万亩,荒山治理3万亩,绿化村屯68个,绿色通道完成35公里,城市绿化11.8万平。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洮南市对全市林地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全市林地总面积为.44公顷,其中,国有林地.2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6.46%,集体林地.2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3.54%。年度和年度林地变更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了省厅的验收。本次林地年度变更涉及全市18个乡镇、5个国有林场和1个沈后训练基地,判读变化图斑个,其中:线变化图斑个,面变化图斑个,累计投入工作量人日。为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洮南市共制作宣传牌块,粉刷宣传碑座,发放防火命令余份,安插防火旗面,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洮南市在抓好植树造林的同时,城市绿化美化同步提升,做到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打造生态绿色景观。年,共移植乔木棵,柳树棵桧柏47棵,榆树棒67棵,灌木球共计棵,三角枫球棵,榆叶梅球35棵,水蜡绿篱棵,金叶榆绿篱00棵,茶条槭绿篱棵,共棵。栽植串红、矮牵牛、彩叶草、万寿菊、孔雀草等花卉23.8万株。
如今,漫步在锦湖公园,欣赏惬意的美景,感受自然的清新,这背后是洮南市加快推进“美丽洮南”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懈努力,让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成为了洮南矢志不渝的追求。
吉网吉刻APP记者王星植通讯员王志伟
感谢日行一善账户管理员刘雪峰、李宁、庄严、丁琳、方晓梅、巴圣造、姜一、李书丹和杨晓珊
感谢益路同行群管理员方晓梅、吴琼、陈晨
感谢信诺会计有限公司经理杜晓菲及副经理赫永辉提供的技术支持。
向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致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ms/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