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适应形势需要,不断织牢养老服务保障
洮南市适应形势需要
不断织牢养老服务保障网络
几年来,为应对和缓解白发浪潮对社会养老工作带来的冲击,洮南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坚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省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大力提升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水平,织牢织密养老服务网络,努力开创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政府主导,在顶层设计方面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把脉助力。
洮南市委、市政府强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始终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有序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每年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给予重点督查落实。切实将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纳入“十三五”总体规划之中,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顶层设计方面将养老服务业发展当作一件重要民生实事进行研究部署。以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作为远景目标,到年全市城乡机构养老床位不少于张,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在35张以上。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养老服务事业,广泛开展助老、助残、助困等社会救助活动,最大限度的满足特困人员、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二、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乡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
几年来,通过市乡两级政府财政投入及不断向上争取资金,切实加大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目前,该市共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18所,其中,市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所,农村乡(镇)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6所。正在新建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1所。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设置床位数张,入住老人人,现有服务管理人员总数人。近两年通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各养老机构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医疗服务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全市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实行动态调整,随着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年,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近元,超出全省农村集中供养平均水平。全市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全部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均签订定点合作医疗协议,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患病需要入院治疗,可以直接入院看病,出院时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算。
三、织密服务网络,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及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建设。
全市建立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站21个,每个居家养老服务站配置电脑、电话、多功能打印机、办公桌椅、档案柜、床等服务器材和设备,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公益服务员3人。居家养老服务员对社区老年人情况坚持经常调查摸底,并建档登记,积极开展各项养老服务活动。针对居家养老的孤老户、病残户、困难户开展以探视服务、聊天服务、看病服务、低保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乡镇充分整合各方有效资源,捆绑使用各类政策资金,先后新建、改建、扩建农村养老服务大院44所,年正在建设农村养老服务大院14所,切实满足农村老年人日托、康复、助餐、健身等养老服务需求。
四、降低准入门槛,不断激发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潜力。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12所,设置床位余张,收住老人余人。全部集中在市区,分布在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具备颁发养老机构许可的有2所,目前正在进行审查审核。其余10所民办养老机构正在进行整改完善,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经整改验收具备颁发许可条件的,予以设立许可,不具备开办条件的,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五、落实优惠政策,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洮南市政府制定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经民政、财税部门审批认定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国家和省政策规定可以减免的税费予以全部减免。将养老机构建设用地纳入常规的各级政府用地计划。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下,对非营利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用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优先保障。同时,面向不同老年人群落实政策性保障。为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老年证、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座公交车、9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
信息来源:洮南市民政局
本期编辑:韩旭
责任编辑:邢立国
版权说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ms/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