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注水大股东跑路社保基金减持又是
作者:资本时差简介:金融学博士,CFA,海外党(闲来无事,扒扒上市公司)
年没排完的雷,掐指一算,今年又要即将开始了!
回看那些已经爆过的大雷,哪一个在爆雷之前不是号称自己基本面状况稳定,财务结构良好,然而,爆完雷之后,上市公司可以找无数个理由进行解释,但股民只能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
前段时间,中国证券报针对于当前市场上存贷双高的公司列了一个表格,上面有康得新、东旭光电、大族激光、宜华生活等数十家公司。
在这份名单当中,有一家公司显的非常“无辜”。
如果你去看它的业绩,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72.61%,今年前三个季度,无论是净利润还是营收全部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现金流也不差,几乎全都是大笔大笔的净流入。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从今年10月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投资者前赴后继的冲击去,股东人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增加了多户。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这家公司究竟是“真无辜”还是“假正经”?
一、产能全球第一吞并世界第四
这家公司就是:蓝帆医疗。
年之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健康防护手套,年的财报显示,健康防护手套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49%,可以说业务非常纯粹,并没有任何“不务正业”的迹象。
你可别小看手套这个小玩意,虽然一个的价格也就一两毛钱,但蓝帆医疗最近几年卖手套都能赚一两个亿。
从具体数据来看,蓝帆医疗在年到年期间,公司的净利润从.42万飙涨至2.01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3%,毛利率从14.15%提高到31.40%,直接翻倍了。
目前公司的PVC手套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为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健康防护手套行业的龙头企业,真正的把小手套做成了大生意。
相应的我们注意到公司的股价从年最低的2.32元涨到年最高的25.32元,涨幅高达%(前复权数据),妥妥的一只大白马。
然而,自古英雄多寂寞,或许成为全球第一、没有对手之后蓝帆医疗太寂寞,要找点事干。
于是,在年,这位全球手套巨头展开了一场A股史上最大的医疗器械跨国并购,并购的对象就是:柏盛国际。
柏盛国际这家公司也不简单,它是全球第四大心脏支架企业,排名仅次于雅培、波士顿科学和美敦力,其产品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10%,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20%,是中国心脏支架领域三大巨头之一。
手套和心脏支架简直是天壤之别,做手套的要去转型搞心脏支架,这虽然不算跨界,但这步子确实迈的挺大。
并购之后效果怎么样呢?
你还别说,从业绩上来看还真不错,公司年的营收同比增长68.35%、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72.61%,截止到今年半年报,公司的心脏介入器材业务已经占到公司营收的49.69%,与手套业务平分秋色,但是心脏介入器材业务的毛利率为77.09%是手套毛利率的将近6倍。
如此看下来,一切都貌似很完美,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资产注水”巨额商誉一触即发?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至。
在研究这家公司之前,顺便上网看了一下蓝帆医疗的财务状况,结果发现蓝帆医疗看似完美的财务数据背后,却显示:“资产注水”。
资产注水?什么情况?
翻看了一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现在公司的资产里面,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商誉。
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公司账面上的商誉为65.74亿,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为50%,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为78%。
这到底是什么水平?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国内心脏支架领域的另外一个企业乐普医疗,从历史来看,乐普医疗也喜欢并购。
据不完全统计仅这两年了乐普医疗所涉及的并购事件就高达8起,从数量上来看并不比蓝帆医疗高。
然而,截止到今年三季度,乐普医疗的商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也仅为16%,商誉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为33%,远低于蓝帆医疗。
可以试想一下,一家资产过百亿的公司,账面上一半多以上都是这些虚头巴脑的商誉,想想年年末的商誉爆雷潮都觉得背后发凉。
这么高的商誉,公司短期很难进行消化,一旦爆雷那业绩将会大幅变脸,说到底商誉爆不爆雷与收购的标的资产能不能完成业绩对赌有着直接关系。
根据公司与柏盛国际签订的对赌协议,年到年期间,柏盛国际要完成利润3.8亿、4.5亿、5.4亿,而年柏盛国际完成利润3.9亿,踩线完成业绩承诺。
因为柏盛国际是一家海外公司,目前从国内能够查到的其具体真实的经营数据非常有限,几乎全部依赖于蓝帆医疗自行披露,年柏盛国际踩线完成,那接下俩、年是否也能顺利完成,依然得打个问号。
想当初,人福医药海外并购EpicPharma业绩变脸,最终导致公司业绩巨亏,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今年3月份蓝帆医疗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的时候说到:柏盛国际支架预计在年下半年在美国上市。
然而今年快结束了,11月27日蓝帆医疗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又表示公司BioFreedomTM(心脏支架)产品预计在年可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那么问题来了,柏盛国际的支架究竟什么时候在美国上,不能上半年问说是下半年,下半年问又说是明年吧?
三、存贷双高大股东率先套现离场?
除了并购留下的商誉后遗症之外,另外一点就是债务。
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22.1亿,于此同时公司的带息负债高达36.63亿,利息费用为.10万,又是一个典型的存贷双高。
今年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有10.2亿左右的货币资金受限,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实际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资金其实并不多。
除此之外,公司还对部分固定资产,甚至无形资产进行了抵押,而抵押的目的也都是借款。
这就说明蓝帆医疗跟其他存贷双高的公司一样,都面临着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然而,就在今年6月份,蓝帆医疗的大股东蓝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把手里持有的.00万股来了个“清仓式”减持,直接退出了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序列。
还有一点非常耐人寻味,一向以投资风格稳健著称的社保基金,同样也退出了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现在就连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淄博蓝帆投资有限公司手里所持有的股份87.70%也是处于质押状态。
这也就意味着就即使最后蓝帆医疗“爆雷”,也伤不了大股东的“筋骨”。
蓝帆医疗的这个“大雷”爆不爆?什么时候爆?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但作为投资者能做的只有留有一份警惕!
最后,这是我们存贷双高系列的第九弹,下一个是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