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提分丨科目二考点梳理,背不会白丢80
精彩内容推荐
回复“招考公告”,获取近期招考公告;
回复“吉林省考”,获取公告相关信息;
1.教育学中常考人物及主要观点?
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6)研究报告的撰写;
(7)课题结题。
3.简述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5.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2)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包括选择、整理、提升作用。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6.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7.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8.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9.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有哪些?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遵循这些规律教育学生?
1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2.简述现代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更换: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⑤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2)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3.简述福勒和布朗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7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