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引领通榆县武术协会在系列赛事中连年战

年至今,通榆县武术协会在省武术协会领导下,在省武术协会主席徐万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党的体育路线、方针、政策要求,积极为传承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通榆县武术协会在马艳侠主席带领下,以“习武以促学,练武以强身,尚武以励志,涵武以修德”为目标,通过“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和谐办会、求真务实、交流思想、参与比赛”来开展武协的各项活动,促进通榆全民健身运动的良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年:传承武术,完善机制

年,通榆县武术协会换届,通过理事会选举,马艳侠全票当选新一届主席。她严格按照武术协会章程要求,建立健全武术协会内部机构(重新设置理事会、办公室、培训部、教练员、裁判部、段位考评小组),同时制订协会工作计划和各部门职能工作内容,各司其职,形成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的工作格局。保证了武术协会的各项活动的良性运转,同时促使了武术协会不断发展、壮大。通榆县武术协会的发展,走的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以挖掘、培养、选拔人才作为武术基础工作,选派作风正、业务强的同志担任武术教练,克服武术流派之间的分歧,举办“传统武术研讨会”来促进武术各流派的交流,达到共同探讨、共同提高、继承发扬的目的,把“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文明习武道德观融入日常武术训练之中,在日常训练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确定骨干。武术协会下设8个分会、20支代表队,余名会员。尤其是会员呈翻番趋势迅速增长,数量和质量均有了质的提升。

一是加强武术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师资素质。师资的能力及素质是推进、提高通榆武术运动开展的关键,为了提高师资能力与素质,采用了内联外引,请进来、走出去,立足于自培提高。邀请了国家级评判员武术七段位徐红洁老师来我县授课,举办了“通榆县杨氏太极拳段位制培训班”,受课会员达到50人;邀请了霍式第九代八极拳传人王洋教练授课,举办了“通榆县八极拳培训班”,八极拳会员30余人。应韩国光州市政府邀请,县武术协会5人随白城代表队参加了“中韩武术文化交流演武大会”,有2人获一等奖,被韩国政府邀请教授中国武术,搭建了中韩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协会主席马艳侠代表吉林省参加国家段位制骨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考试,考核成绩进入优秀档,被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中心,国家武术协会录入国家人才库和援外人才库。具有在国内和国外指导、考评、巡讲资格,吉林省武术协会发来了贺电。同时为有武术造诣的人员进行了段位申报、培训工作,为师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后备力量。

二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武术队伍素质。以往,在人们的观念中“武术协会”就是“武人之家”,通榆武术协会班子勇于突破常规观念,把谈文习武融为一体,认识到武术协会不仅是习武人之家,更是弘扬中华传统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他需要创新,需要人才。为此,武术协会广泛开展武术全民健身运动,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多渠道的宣传手段,让社会各界了解武术协会的工作性质、特色和内容,吸引人们喜爱并参术协会的活动,把武术健身活动与弘扬先进文化,融入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之中。8月5日,县武术协会举办首届竞技比赛活动,有人参加,有68项个人单项进行了比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县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吉林科技报、白城日报、鹤乡报均给予了宣传报道,提升了武术协会的正能量,使对武术协会持有偏见人员的思想有了提升,进而主动靠近组织,使协会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努力开展武术活动。由于县武术协会是民间团体组织,资金是制约武术协会发展的关键,武术协会发展,资金严重缺乏,武术协会班子没有等、靠、要,而是群策群力,多方筹措,迎难而上,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设备的情况下,武术协会发动全体会员,武术协会领导亲自带头,会员积极响应,捐款搞活动。同时找私人企业赞助,其余的都是由协会主席自行承担。全年共开展武术活动9次。

8月6日,武术协会举办纪念国家老年太极拳协会成立30周年暨通榆县老人太极拳金杯赛。活动中有13个代表队人参赛,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纪念奖。向海武术分会获优秀组织奖,站前文化广场队获创新奖,鹤城广场队获特殊贡献奖;8月16日,麒麟鞭分会10人去北京参加全国麒麟鞭大赛。荣获金牌、银牌、铜牌各一枚;9月10日,应韩国光州市政府邀请,县武术协会5人随白城代表队参加了“中韩武术文化交流演武大会”,有2人获一等奖,被韩国政府邀请教授中国武术,搭建了中韩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9月20日,县武术协会一行6人代表白城武术协会参加了吉林省武术协会举办的“吉林省首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有1人表演的男子混合器械类比赛中获第六名,1人表演的陈氏38式太极拳获中年女子组拳类第八名,1人表演的鹤乡木兰鞭获中年女子组混合机械类第八名,1人表演的八卦刀、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获优秀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10月2日,县武术协会派出夕阳红响鞭队和鹤乡龙鞭队一行8人,参加吉林省武术协会首届健身响鞭群英会。两个队各获奖杯一个,共获奖牌7块,证书20个,有2人获比赛第一名,2人获表演一等奖,2人获优秀教练奖,2人获优秀队员奖。2队获优秀组织奖,10人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表演奖;12月6日,县武术协会一行5人代表白城市区参与吉林省首届形意拳、八卦掌武术大赛,荣获三金、二银、六铜的好成绩。省、市、县报刊均给予了宣传报道。年伊始,县武术协会积极参加“春雨种业”迎新春交流会,用武术向农民朋友献上了“弘扬中华武术、推动全民健身”的武术文化交流大餐,受到农民朋友一致好评。

——年:武术“六进”,任重道远

年,通榆县武术协会将再接再厉,本着“以人为本,崇尚武德,强身健体,自强不息”的办会理念,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平台和契机,进一步加强国外、国家、省、市、县各项武术文化交流,提高竞技水平,培养骨干人才。传承武术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面临着这光荣的使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一是武术“六进”工作。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机关、进军营”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进。二是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建设。各个训练站点正在培训一、二、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位的单练和对练。下一步工作是向省里请示,通榆县成立段位制考评点,按照国家段位考核标准,聘请国家、省里的七段位以上的考评员,考核一批一至六段位武术会员。报请国家审批发证。增加通榆县武术段位制人数,提高段位制水平。三是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输送骨干参加国家、省、市、县各地的高端培训班,为通榆培养高段位武术人才,通过骨干带动、引领通榆县武术水平全面迅速跨越式发展。四是建立通榆县武术人才库。特别要注重做好青年武术人才的发展、培养和人才储备工作,使武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五是开展好“通榆县武术协会首届春雨杯比赛活动”。六是开展好区域武术交流和城乡武术交流活动。七是按省、市、县要求抓好气功健身的系列活动。八是通过各种形宣传教育武术会员“尚武崇德,以德为先,习武育人,提高思想素质”。宣传树立各队、各门派、各拳种及队友之间团结互助,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事迹典型。培养所有习武人发挥正能量,增进友谊,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团队、和谐邻里、和谐社会。为家乡、为民族增光。

9月6日,由吉林省武术协会主办的年中国吉林?首届中国健身鞭精英邀请赛在长春市拉开序幕,来自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江苏、河北六个省(市、区)20支代表队应邀参赛。通榆武术协会张福生、李鹏程、刘俊涛、梁志宏、赵福怀一行五人代表白城地区代表队参赛,取得三金五银五铜和团体总分第五名的骄人战绩。本次比赛,共有余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可报多项,项目分男子B1、B2、C1、C2、D1、D2、E1组鞭法;女子D1、D2、E1组鞭法;集体套路;男、女轻鞭快打;男、女重鞭快打;男、女定点打准;男子、女子全能;鞭友技能表演;健身鞭名人名家展示20余种。参赛中,白城地区代表队的张福生、李鹏程、刘俊涛均荣获金银铜各一枚;梁志宏、赵福怀均荣获银铜各一枚,并跻身团体总分第五名。

——年:全省竟技,满载而归

年8月13-14日,由吉林省武术协会主办、梅河口市委宣传部、梅河口文广新局、梅河口武术协会承办的第三届传统武术精英大赛在吉林省梅河口市体校运动馆隆重举行。

通榆县武术协会代表队一行12人由主席马艳侠带队参赛,由于马艳侠系国家一级裁判员被委任裁判之一。经过奋力拼搏,通榆县代表队不负众望,满载而归,为白城地区争了光。

本次大赛共有22支代表队,余名参赛选手。项目分拳术类、器械类、对练和集体项目。分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A组、中年B组和老年组六个组别。大赛各组取前八名,并为获奖者颁发奖牌和证书。

在对练项目比赛中,通榆代表队的老年组张新民和杨淑芝表演的八极拳对练荣获一枚铜牌;老年组马福荣、徐金兰表演的八极拳对练荣获第四名;老年组华泽艳、张义表演的八极拳对练荣获第五名。

在拳术类比赛中,老年组马福荣八极拳荣获第五名;老年组张新民太极拳荣获第七名;老年组徐金兰八极拳荣获第八名;老年组徐国华太极拳荣获第八名;中年B组杨勃林和张福生表演的八极拳并列第八名。

在器械类比赛中,老年组杨淑芝的太极剑荣获第六名;才组张新民的太极刀荣获第七名;老年组(男组)徐国华的太极剑荣获第八名;老年组(女组)马福荣的太极剑荣获第八名;中年B组张福生的少林棍荣获第五名;中年B组杨勃林的太极剑荣获第八名。

——年,表彰先进,通榆明珠

年3月19日,吉林省武术协会隆重召开年总结表彰大会。会上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通榆县武术协会在年度吉林省武术活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吉林省武术工作先进单位”,据悉,已连续五年获此殊荣。通榆县武术协会主席马艳侠被授予“吉林省武术工作十佳工作者”荣获称号;副主席白光星、张福生和教练董万华及副秘书长朱永泉等四人均被评为“吉林省武术工作先进个人”。

近年来,通榆县武术协会在省武术协会领导下,在县文广新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全体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协会不断发展、壮大。武术协会下设11个分会、21支晨练代表队,余名会员。协会骨干积极参加国外、国内等诸多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吉林省武术协会旗下的一朵奇葩,不但为吉林省争了光,而且为宣传白城、推介通榆和带动全民健身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赛事频频,异彩纷呈

年7月21日上午,在镇赉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开展了由吉林省武术协会主办,镇赉县慧缘寺承办的“白鹤杯”武术交流大会。参加活动的有来自全省40支武术分会代表队。共有余名武术爱好者参加了此次的武术交流展演活动。通榆县武术协会代表队64人赴会。早8时许,武术交流大会拉开了帷幕。首先,省武术协会主席徐万东致欢迎词,对本次交流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对镇赉县各界鼎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对各位武术爱好者前来展演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通榆县武术协会响应国家政策方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主动作为创新工作,率先成立“通武汇”电子商务公司,在全省武术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表示赞赏。随后,镇赉县慧缘寺通盖方丈讲话,希望武术事业欣欣向荣,不断发展壮大。展演现场分三个场地,37场次,若干个武术节目交流展演。赛场上掌、拳、脚、鞭、剑、刀、枪、棍、摔跤、搏击、硬气功等节目精彩绝伦,引得观众掌声如潮。此次武术交流,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才艺展示平台,让武术爱好者相聚一起,交流武术文化,切磋武学技艺,体会武术心得。此次武术交流,通榆县武术协会代表队不负众望,在40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通榆县武术协会主席马艳侠担任第一组评委,荣获最佳裁判。通榆县武术协会荣获最佳组织奖;赴会参赛选手均荣获优胜奖。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省武术运动健康有序发展,提高武术‘运动竞技水平,传承中华武术精神。由吉林省武术协会主办,洮南市委宣传部、洮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洮南市武术协会承办的年吉林省第四届传统武术精英赛于9月2日下午在千年古城洮南市文体活动中心隆重拉开帷幕。这次大赛组织严密、阵容强大。共吸引了来自全省27支代表队的名老、中、青、少、儿五个梯次选手参加比赛。通榆武术协会由张福生副主席带队,共15人参加此次大赛,同时,马艳霞主席荣任此次大赛的裁判员。本次大赛内容丰富,项目齐全。设拳掌和器械两大类,其中设若干系列小项。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通榆武术协会代表队不负众望,脱颖而出,由王海、杨淑芝各摘取一枚金牌,张春艳摘取一枚铜牌,并有多位选手获得名次,同时荣获集体获道德风尚奖。

10月6日至7日,由吉林省体育局主办、吉林省社会管理中心和吉林省太极拳协会共同承办的年吉林省首届社区太极拳比赛在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综合体育馆举行。受通榆县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的委派,通榆县武术协会选派选手代表通榆县鹤乡社区代表队参赛。由于每队限报6人,男女运动员各3名,特由武术协会副主席张福生带队,男选手马秉扬、杨勃林、谷志成和女选手杨淑芝、徐国华、郭玉香一行七人赴赛。在58支代表队余人竞技中,通榆选手全部参与了太极剑、太极拳和“八法五步”竞技。在激烈的竞争中,六名选手表现出色,摘取了18枚铜牌,同时荣获集体三等奖(铜牌)。

——年:武术盛宴,相聚向海

年,吉林省武术协会(镇赉县慧缘寺)“白鹤杯”武术交流大会在通榆向海寺举办,通榆县再获多项殊荣。年5月23日,受向海寺住持、方丈,通榆武术协会名誉主席释正林的邀请,通榆县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福生带队40余人、镇赉慧缘寺通盖方丈带队20余人和远道而来的长春大佛寺正行方丈齐聚向海寺,开展夏季武术展演活动。

通榆县武术协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支劲旅。目前下设九支分会二十余个代表队,已发展一千余名会员,分别是太极拳分会、推手分会、向海分会、开通分会、兴隆山分会、乌兰花分会、瞻榆分会、麒麟鞭分会、健身鞭分会。这支队伍不但出国交流,而且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武术比赛,收获颇丰。

本次武术展演,各路精英一展伸手,气势不凡。通榆武‘术协会在此次展演中亦亮点纷呈,全省重鞭一等奖获得者、通榆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福生展演重达百斤重鞭,令人连连叫绝;通榆武术协会总教练、副主席白光星分别展演了九节鞭、通背拳;武术协会教练唐宝军及徐莲宏、张金玲均展演了八卦掌;太极分会王贺民展演杨式太极刀36式;太极分会李芹等4人展演杨式32式太极拳;向海分会队长徐国华等10人展演观世音拳;太极分会老干部局队杨淑芝等4人展演杨式32式太极剑;太极分会墨宝园陈式太极拳一队孟庆春等5人展演38式太极拳;推手分会会长蒋赢宇、副会长符笑生展演了推手;健身鞭分会会长赵福怀展演了健身鞭;薛守发展示了重鞭。

一一年:居家武术,助力抗疫

年4月13日,在全国抗战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期间,吉林省武术协会举办“居家武术健身助力全民抗疫”,巜吉林省室内武术功法视频大赛》活动,通榆县武术协会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居家武术视频大赛活动,以武术健身引领科学防疫抗疫,张福生荣获视频大赛金奖。

通榆武术协会一直秉承传承武术文化,推进全民健身,营造人文环境,扩大对外交流,打造通榆品牌,为宣传通榆、推介通榆做出了突出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52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