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消消乐去哪儿网等58款常用A
7月24日,工信部通报年第三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天弘基金、博时基金、迅雷直播、B咔叽、快狗打车、世纪佳缘、去哪儿网、VISTA看天下等58款APP在列。
有多少人遭遇过信息泄露,信息泄露的途径都是哪些?APP最想要何种权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泄露成为“老大难”,调查显示,当今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信息泄露途径和表现形式多样。
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手机APP需要获取的权限种类繁多,最突出的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权限;而且存在APP自身功能使用非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超八成受访者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调查结果显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超八成。个人信息泄露后遭遇的常见问题,包括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垃圾邮件等。
信息泄露最主要途径:未经授权收集用户信息
根据调查结果,经营者未经授权收集个人信息和故意泄露信息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两大主要途径。
也有很多人采取诸多措施防范信息泄露。根据调查结果,受访者在使用APP时主要通过只填写一部分个人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占67.2%。其他选择关闭个性化服务(如定位)的有32.7%,拒绝软件访问权限有29.5%,安装相关防护软件有24.6%,注册时使用部分虚假的信息有18.0%,有4.9%的受访者表示“不在意”。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
APP从正规渠道下载
山寨APP有可能存在窃取个人信息、恶意扣费等问题,特别是投资理财、银行类APP,不要下载来历不明的山寨APP。
APP设不同账号密码
为了方便记忆,大部分用户习惯设置同样的密码,但这恰恰加大了风险性。建议APP最好分等级管理,比如可以分成金融类的APP和普通APP,同时设置两套不同的账户和密码。将APP区别不同的安全等级并设置不同的账户密码,可防止连环盗号。
尽量关闭敏感权限
安装APP后查看应用开放的权限,一些敏感权限尽量关闭。谨慎授予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权限。
不随意连接免费WiFi
在平时使用APP时不要随意登录WiFi,随意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