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基金风云

想问下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23770.html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热点

编者按

一般我们将资产分为现金类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外汇和商品(主要指黄金)六大类。这些资产中,有些可以直接持有,如房地产、外汇;有些更适合借助管理人的专业能力、渠道和成本优势,用基金的形式间接进行投资,如股票、债券和黄金资产。

现金类资产是我们资产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它帮助我们应付日常生活开支、贷款偿还以及一些临时性的支出。现金类资产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流动性极好,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实时或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现金;二是几乎没有风险。

货币基金是目前个人持有现金类资产的主要形式。

货币基金的全称为“货币市场基金”。顾名思义,货币基金资产需投向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由一些期限很短、风险很低的债务工具组成的债权市场,如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银行存单、回购、国债和最高等级信用债。这些工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利率风险低而信用风险几乎可忽略不计,有类似货币的属性——“货币市场”因此得名。

货币市场的交易形成了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也就是资金的价格。比方说,还剩1个月到期的国债年化收益率是2%,那么理论上,2%就是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因为如果存款利率低于2%,储户还不如直接购买无风险的国债划算。

然而现实中的存款利率远低于货币市场中的资金价格。一是因为银行存款等同现金(即便提前支取定存也能获得活期利息),储户放弃的资金收益可视为银行提供极致流动性的对价;二是因为货币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单笔交易金额巨大,储户根本无法参与。

货币基金则建立了储户资金和货币市场的一道桥梁。它汇聚投资者的资金,以大玩家的身份进入货币市场,购买短期债券,与银行协商存款价格,再将获得的利息收益扣除基金费用后返还给投资者。同时,货币基金作为一个大资金池,每日有申有赎,透过一些借款安排可实现快速赎回,在一定额度范围内流动性不输活期存款。

而在货币基金出现之前,特别是集金融科技之大成的“互联网货基”出现之前,大量的储户资金还是以存款形式放在银行,白白损失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基金的规模增长意味着银行的被动让利——假设目前货基规模中,有3万亿原本是活期储蓄,那么以目前货基收益率与活期利率约1.3%的差值计算,每年银行被动让利的规模大概是亿。

说“被动让利”对银行并不公平。银行业虽有垄断性质,但内部竞争却异常激烈。就算没有货币基金,在这几年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银行也会通过理财产品及利率上浮存款吸引资金,而不至于合谋压低资金成本。事实上,具有快赎功能的理财产品和利率上浮存款产品,现在已经分流了不少货币基金的规模。

要理解文中所说的几次货币基金危机,还得了解所谓的“摊余成本法”,这恐怕也是货币基金和其他基金品种在运作方式上的最大区别。货币基金的所有投资几乎无信用风险,持有到期都能稳稳的收回本息,因此在计算基金净值的时候,法规允许基金将未来持有到期的预估收益平摊计入基金净值,并按该净值为投资者办理申赎。如果基金的每项投资都能持有到期,那么岁月静好,但在市场遭遇钱荒,大量投资者需要赎回的时候,基金不得不在到期前卖出债券(很可能处于浮亏状态),或放弃协议存款利息以应付赎回压力。此时,“摊余成本法”下的较高净值与实际变现价值之间的差额,要么由其他基金投资者承担,要么由管理人自己掏钱补上。历次危机中,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管理人有冒进责任,部分投资者也有风控不力与不当利用规则之嫌。

货币基金还有一些独特的收益呈现方式,比如单位净值固定为1,收益体现为份额的增长;一般用七日年化和万份收益作为短期收益指标。货基独特的收益计算方法与呈现方式,都让投资者“误以为”买入的是一种每天发放利息的存款类资产,但这很OK——如果基金合规运作,投资者完全可以将货基视为存款。

货币基金的故事对得起“风云”二字。基金电商的崛起、年末规模排名争夺中,货币基金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更不用说数次危机时的惊心动魄了。

第十篇:货币基金风云

“在任何一部谋杀悬疑电影中,我们都应对角落里那个无趣阴郁的男人(或女人)给予注意;安静、不引人注目的人物有可能是致命的。”年,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莲?邰蒂在题为《不可小觑货币市场基金》的文章中如此开头。

这是对货币市场基金最好的描述。

在过去十几年里,货币市场基金这个本应风险最低的基金品种,却因基金经理们冒险搏取高收益而屡次曝出重大风险事件,导致多家基金公司不得不拿出数亿元的巨额资金弥补投资者损失,更直接推动监管层对货币市场基金的监管一再收紧——监管限制从早期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组合久期等,延伸至持有人结构、公开宣传等。

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在如今的监管框架下,基金经理们的风险操作空间已经很小了,但是,货币基金回归本源依然任重道远,只要投资者依然不理性地追求高收益,基金经理们就仍有可能铤而走险,想尽办法满足其需求。至于监管,再引用吉莲?邰蒂的一句话:“我们最好像老鹰一样盯着那些货币市场基金。”

一、从零到8万亿

货币市场基金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过渡过程中,利率歧视和套利机会自然而生,成为货币基金孕育的土壤。我国从年开始,相继实现了银行间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回购、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利率的市场化,但个人和企业存款利率长期以来并未实现市场化定价,第一批货币基金便在此背景下诞生,让普通老百姓的小额资金也能流入货币市场,分享货币市场较高的收益率。

不过,当时这个基金市场的全新品种,还只能羞羞答答地称为“准货币市场基金”,基金名称中也没有“货币市场”的字眼。

年12月,华安基金发行了中国公募基金史上第一只准货币市场基金——华安现金富利。第一炮打得很响,华安现金富利创下了两周募集42.54亿元、认购12万户的纪录。

中国公募基金史上第一只准货币市场基金

——华安现金富利

图片来源:搜狐《国内首只“准货币市场基金”首次分红》

华安现金富利发行背后的故事亦被业内津津乐道。据称,当初华安基金做了两手准备,在向证监会考察小组汇报货币基金准备情况的同时,公司另一组产品设计人员在同时进行债券基金产品的设计,并已上报证监会。最终,时任总经理韩方河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性选择:放弃发行债券基金,全力支持货币市场基金的设立,将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出纳入华安基金战略体系中。

一年半后,华安现金富利规模就跃升至亿元并成为全市场最大的开放式基金,证明韩方河的战略是正确的。后来还有媒体报道了一个细节:华安现金富利发行结束后,华安基金特意向中国工商银行赠送了一块写有“中国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合作成功”的牌匾,让中国工商银行分享创造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历史的荣誉。这个有形的历史见证,建立了华安基金与中国工商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并带来了年底到年初华安现金富利空前的销售风暴。

但是,当时的公募基金业内也鲜有专业的债券投研人员,即使是华安现金富利的首任基金经理项廷锋,也非科班出身。因为早年公募基金以权益类产品居多,偶尔有闲置资金时才会稍微投资一点债券,一只股票型基金一年的债券交易加起来不超过十笔,并且都是股票基金经理兼职下单。但随着市场情况变化,部分意欲布局债券业务的基金公司开始在全市场寻找专业的债券交易员——可找的地方很多,比如银行、保险、券商。

在商业银行里,南京银行是个异数,其以债券业务为特色,是首批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者。年,南京银行债券现货买卖交易量位居市场首位,成交量甚至超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总和。南京银行还在城商行中率先成立资金业务的独立专营机构——资金营运中心,当时的负责人也即后来的南京银行行长束行农(年5月公告离职)。也因此,南京银行培养了很多债券人才,堪称债券界的黄埔军校。

年到年间,张勇(现任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固收总监)便在南京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任债券交易员。在华安现金富利发行的同时,张勇被博时基金挖走,这可以算是基金业第一批专业的债券投研人员,后来,张勇管理了博时现金收益,并且一管就是12年。此后,从南京银行被基金公司挖走的债券人才还包括管理诺安货币的张乐赛(现任鑫元基金总经理)、管理大成货币的王立(现任大成基金固定收益总部总监)、管理海富通货币的张丽洁(现任鑫沅资产总经理)等等。

券商系债券人才的早期代表则是刘情剑。同样是在年,刘情剑从国泰君安证券公司转投南方基金,后来管理了南方基金旗下首只货币基金南方现金增利。

保险公司亦有大量债券人才被输送到基金公司。如曾在平安保险做债券投资的杨爱斌(现任鹏扬基金总经理),就在年被时任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看中,转行到公募基金行业。在此后7年时间里,杨爱斌成功将华夏基金打造成固收业务的领头羊,并与范勇宏建立了高度的相互信任。年,杨爱斌创办鹏扬基金后,用了两年的时间请范勇宏出山,担任公司董事长,这是后话。

在华安现金富利成立后的半年时间里,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泰信基金、南方基金、长信基金、华夏基金等公司,都先后发行了准货币市场基金。但当时证监会尚未给货币基金定性,更未对其投资范围做出详细限定,首批准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收益计提方式也各不相同。

例如,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博时现金收益约定为天,泰信天天收益和南方现金增利为天,而在实际投资操作中,个别基金的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曾达到天左右,甚至接近天,放到现在来看,这是不可思议的。此外,在收益分配方面,南方现金增利和华安现金富利为“每日分配、按月支付”,博时现金收益则为“每日分配、每日支付”。这些细微的差别,投资者一般不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xw/52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