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服务丨益路虽远,行者将至的上
服务简报
益路虽远
行者将至
益路虽远,行者将至。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年已走过半载,益行马上满五岁了,感谢一路支持和信任我们的朋友。以下为年上半年简报。
脚步丈量支教路
用心深耕公益梦
益行支教不远行5.0项目
3月,项目启动第五季,面向吉林省高校社团进行招募,选拔富有使命的青年人以及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社团,对接吉林省乡村小学,在暑期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9所高校的11个社团踊跃参与报名及初试,在经过报名表审核及团队集体面试后,成功选拔6个社团进入复试,及培训阶段。社团在4-5月参与益行提供的6场赋能培训进入复试考核阶段,通过出勤率、课堂参与热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情况等最终选拔4所社团,进入“益行支教不远行5.0”年乡村夏令营项目。
吉林大学与吉林外国大学等高校社团参与面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精神和知识的补给是夏令营最丰富的营养餐
《志愿服务精神及志愿者团队管理》——长春市南关区益行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创办人夏金磊用自己13年的公益从业经历,从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素养、志愿者团队管理、益行支教不远行项目发展历程等内容,让每一名支教志愿者明确团队目标、个人角色定位、了解自己在乡村夏令营及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危机时刻的自救与互救》——吉林省红箭救援队魏南楠老师从意外伤害急救、心肺复苏、疫情防控等内容,教授志愿者应急处理,现场演练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提升志愿者安全意识的同时,增强实操能力。
《赋权式儿童安全教育-“五防”课》——由吉林省儿童“五防”公益讲师云海蓉给志愿者带来一堂体验式、互动式儿童安全课程,从儿童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三个方面,讲解小学阶段孩子应掌握的知识、课堂互动要点和技巧等,同时让每个支教队根据课程教案,设计一堂参与式课程带到村小。
《吉林省乡村小学的情况及乡村儿童的特点》——邀请吉林省农安县黄花圈乡连三坑村小学高佳望校长,为志愿者带来一场关于乡村儿童特点及沟通的课程,高校长从自己反哺家乡的个人经历、从业多年感悟、吉林省乡村状况、乡村儿童的特点等内容向志愿者做了讲解和介绍,倡导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多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给乡村孩子,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生动感人,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人”是关键、教育是关键。
《沟通与协作》——在志愿者前往支教地的行前,为促进每个社团内部志愿者彼此了解、学习、支持,增强青年人行动力、团队凝聚力,夏金磊老师为全体志愿者带来一场体验式培训,以互动游戏、素质拓展的形式,提升队员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发现他人之美,成就自己之事,让每一个志愿者轻装上阵,心中有队友,心中有团队,增强信任和凝聚力。
《共创会》——是在支教培训中心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次培训学习结束后,大家领好任务,在益行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就课程、活动、团建进行研讨、推进,以模拟演练的方式,提升青年人的实训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应变能力等。
志愿服务及应急安全培训课堂掠影
志愿者培训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把这场乡村夏令营比作一场战役,那行前的踏查,绝对是关键。
6月初,“益行支教不远行5.0”项目组的老师带着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开始对乡村小学(支教地)进行踏查走访,了解学校的自然情况、学生情况、住宿安排、学校及家长诉求,学生对课程的期待等。先后踏查了吉林省农安县黄鱼圈乡连三坑村小学、榆树市太安乡西龙村小学、洮南市万宝镇兴仁村小学。与校长、老师做了深刻交流、探讨关于夏令营的细节,以学校倡导、家庭参与、夏令营实施的方式,为乡村的小学生带来一次别样的暑假,带去七彩的夏令营活动。
乡村小学踏查走访掠影
志愿者试讲及探讨支教方案掠影
用环保初心
助力青少年环境教育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项目
自年,为更好的倡导青少年参与环保,深入开展“以青春之我点亮美丽中国”项目,以宣传、践行保护母亲河伊通河为目标,延续开展年“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项目,选拔“河小青”,大力开展“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环保“微行动”,参与日常性义务巡河护河。项目自4月22日世界水日启动以来,先后开展了“保护母亲河争当河小青”、“走进水源地珍惜水资源”、“小手牵大手护河一起走”、“民间河长齐上阵爱暖清流绕春城”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用抖音平台,发布环保倡议,集赞增加传播力度;前往水源地,参观体验,了解水源保护志愿者日常巡护工作;定期巡河,参与河流净滩行动,捡拾河岸垃圾,践行保护母亲河;取水样、测水质、走进亲水平台,实地了解母亲河治理的历史;“共绘心中的美丽家乡”彩绘活动,激发青少年环保创造力等系列活动使青少年了解历史、参与体验、环保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带动家庭及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ms/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