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浇水就能完全解决当前东北上千万亩玉
编辑:聚种购(ID:聚种购SEEDMAP)
进入6月份后,南北形成两个极端,正如气象部门先前所预警的南方持续强降雨,北方却在经历大范围的高温和干旱,气象形势复杂,总体呈现“南雨北旱”的分化局面。
统计显示,截至7月20日,辽宁省作物受旱面积达万亩,其中,轻度干旱万亩、中度干旱万亩、重度干旱万亩、特旱万亩,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目前,辽宁省农业部门正在统计最新数据,预计旱情将会迅速发展。
01温高雨少导致辽宁西部和中北部干旱发生发展
年6月以来(6月1日至7月22日),辽宁省平均累积降水量为.7毫米,为年以来同期第二少,较常年同期偏少51%。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土壤墒情逐渐下降,6月中下旬旱象陆续露头,主要受旱地区为中部和西部的盘锦、鞍山、辽阳、沈阳、阜新、锦州6市;7月以来温高雨少,旱情发展,7月中旬伏旱格局基本形成,干旱集中在辽宁中北部和辽西东部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中部平原地区、辽西东部(易旱区)、辽北(易旱区)、铁岭西部地区墒情明显偏差。
辽宁省-年6月1日至7月22日降水量
7月18-19日,辽宁省出现明显降水过程,除辽宁西部外,辽宁省大部地区降水量有10~50毫米,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水量达50~毫米,中部和北部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西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旱情持续发展。
年7月23日辽宁省0-50厘米平均土壤墒情等级
年7月28日吉林省20-40厘米平均土壤墒情等级
21日以来我省未发生有效降水,全省受旱情况进一步加重扩大。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镇赉、洮南、通榆、大安、长岭、前郭、双辽、梨树、公主岭、农安等地发生轻度及以上干旱,其中镇赉、长岭、双辽局地发生重旱。白城大部、松原西北部、四平西北部、长春西部已采取灌溉措施应对旱情。
02干旱影响灌溉条件偏差地区旱地作物生长发育
目前,辽宁省春玉米处于开花吐丝期、水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大豆处于开花期、花生处于开花下针期,大部秋收作物长势较好,发育进程接近常年同期,部分偏晚3~7天。
受干旱影响,辽宁西部偏东地区和中北部灌溉条件较差的春玉米植株矮、茎秆细、叶片枯黄,受旱严重的玉米普遍受到卡脖旱影响,因无法抽穗而形成空杆,并造成抽雄吐丝期推迟,加之高温叠加影响,出现花期不遇,授粉质量差;干旱造成花生下针困难,无法封垄,产量形成也受到一定影响。灌溉条件较好和干旱边缘地区(旱区南部)旱情较轻,加之采取抗旱措施,春玉米授粉质量总体较好。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受旱玉米
03玉米需水规律及产量影响
抽穗前后15天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需水最多。在苗期是玉米一生中最抗旱的时期。
玉米的需水规律:苗期需水较少,占一生的18%~19%;穗期需水较多,占一生的37%~38%;花粒期需水最多,占一生的43%~44%;抽雄、吐丝期需水强度最大。
玉米各生育时期,单位土地耗水量和不同干旱程度下的产量损失,可见下表:
注:数据摘自威斯康辛州立大学。
注:数据摘自Cakir-。
由此可见抽雄吐期,需要水量做多,严重干旱可以减少近50%
04干旱引起缺素症
干旱引起土壤水含量降低,影响养分转运,同时,还会抑制玉米的根系发育,并进一步恶化植株的养分吸收能力和吸收水平,最终,导致缺素症发生。
缺钾素:叶片黄化,叶边缘坏死。
缺氮素:下部叶片出现倒“V”型黄化和坏死。
05干旱引起其他缺素症
06农事建议
广辟水源,科学抗旱:玉米正处于需水关键期,干旱会造成玉米卡脖旱,出现抽雄困难,花期不遇等现象。开花吐丝期遇旱,还会影响授粉结实,造成秃尖、缺粒,影响产量。为有效遏制旱情,降低灾害损失,农技推广部门应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和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推广应用喷灌、沟灌、分段灌、小畦灌、管道输水、隔沟交替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减轻高温干旱对玉米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在水资源调配上,要将有限水源重点调配到保墒效果好、增产潜力大的中高产田。同时根据不同苗情,合理调整灌溉顺序,即先灌处于开花吐丝期的玉米,再灌生长至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后灌处于籽粒形成期的玉米。灌溉后应及时采取浅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田间水分蒸发。
肥水齐攻,促进生长发育:对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应结合灌溉或降水,及时追施穗肥,可亩追施尿素25公斤左右。对没有浇水条件的干旱地块,要及时喷施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0倍液或旱地龙-0倍液,降温增湿,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对于处于开花授粉期的玉米田,高温干旱将导致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结实。应在浇好开花水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授粉结实率。可在盛花末期,晴天上午9~11点,采用摇株或人工拉绳法,进行2~3次人工辅助授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小型无人机进行低飞辅助散粉,以达到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穗粒数的目的。
加强虫害防治:干旱条件下,易加重虫害发生,应加强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应重点防治玉米螟、棉铃虫、黏虫、蚜虫、蓟马和二点委夜蛾等害虫的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及时控制害虫发生或扩散。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ms/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