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发行遇冷公私募自掏腰包,多家券商下调
中国基金报ws
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公私募基金的发行遭遇冰点。基金销售也陷入困局。8月份以来,有多家券商大幅下调基金申购费率,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方丽李沪生
发行遭遇冰点私募自掏腰包
股市经历巨大波动,私募基金的发行也遭遇冰点。为了助力发行,一批私募自掏腰包,同时采取降低费率等优惠措施。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低迷时,私募往往千方百计拓展发行,这类产品反而可能有好收益。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深圳前海旗隆基金获悉,该公司已动用万元自购公司旗下主投偏股型公募基金的FOF产品“前海旗隆金融工程1期”。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代雪峰表示,这万元将被用作金融工程1期的安全垫,在基金出现亏损甚至清盘时,首先承担损失。此外,产品费用也有所优惠,不仅认购费和管理费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不收取赎回费。代雪峰表示,“基金赚钱要靠业绩,我们有信心用投资收益平滑这部分让利。”
实际上,为了助力发行,近期不少私募想尽了办法。瀚信资产管理公司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他们的产品都会进行跟投,规模大的基金跟投的比例相对更高,以此体现管理人的投资信心。此外,他们5月份以来发行的产品以0.9元为止损线,而设置如此高的止损线主要是给客户提供更为稳健的选择。据瀚信内部人士介绍,近期市场低迷使客户参与基金投资的热情大幅下降,私募都在积极引导客户追加。
尽管在发行上绞尽脑汁,但一些私募还是无奈表示改善发行方式也许仅是杯水车薪。一家私募近期结束了新产品的募集,虽然他们在大盘高点时大幅减仓逃过大跌,保持了不错的收益,但这次产品发行依旧惨淡,募集规模不到一亿元,其中还包括自购的一千多万元份额。
沪上一家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私募近期也发行了一款产品,以往非常受欢迎的此类产品募集结果也很令人失望。该私募市场部人士坦言,当前行情并不适合发行产品,但是他们还是会努力通过多个渠道密集发行。
以往每到市场低迷时,私募在发行上的投入都会更大。一方面通过自购等方式给投资者带来信心,同时,也会给与渠道更多激励。此外,私募还通过减免费用等方式给投资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3个月斥资近12亿41家公募购自家基金
6月下旬以来,股市剧烈调整,基金公司响应稳定市场的号召,纷纷发布公告,表示将以自有资金认购/申购旗下基金。截至上周,基金公司已动用12亿元自有资金购买旗下基金份额。
根据记者统计,6月25日至9月25日三个月内,共有41家基金公司合计动用11.77亿元自有资金先后次自购旗下基金。
从基金公司申购金额来看,天弘、汇添富、兴全、广发、华商、中加等基金公司的整体申购金额较大。其中,天弘基金以1.7亿元自有资金申购旗下17只指数基金。汇添富基金在7月6日、7月8日用公司固有资金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汇添富国企创新增长,合计自购金额达到1亿元。兴全基金以万元,广发和华商分别以万元,中加以万元自有资金购买旗下基金份额。
从申购产品类型来看,近三个月基金自购以权益类基金为主。数据显示,在基金用来自购的11.77亿元资金中,购进股票型基金6.43亿元,混合型基金4.64亿元。而债券型基金、另类投资基金仅分别获得万元、万元自购。货币基金和QDII更是没有基金公司自购。
从单只基金来看,汇添富国企创新增长、中加改革红利、益民服务领先、信诚中证基建工程、嘉实低价策略等基金获得的自购资金规模最大。按照公告,基金公司将至少持有自购基金一年以上。
对于自购基金的意图,华商基金回应中国基金报记者,7月以来,公司以固有资金申购了华商双驱优选、华商新动力、华商信用增强A。在大盘最为震荡的7月,华商基金高管共出资万元购买旗下基金。对于自有资金及高管出资自购的基金份额,华商基金均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对于目前的市场,华商基金表示,投资者对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y/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