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周晓明关于公募基金公司业务的三
12月9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以“创新引领增长,改革激活市场”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在北京召开,天弘基金荣获“龙鼎奖·最精耕细作基金公司”。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演讲时表示,资管行业百万亿时代确实是一个历史积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可能是整个时代在资管行业里面的折射或者缩影。对于拥抱百万亿资产管理时代的分论坛主题,周晓明分享了关于公募基金公司业务的三点思考:
第一,基金公司需要面对客户来清晰地界定和理清服务价值。大家注意到有一些业务是非常散户化的,比如余额宝业务,还有一些业务是与机构合作的业务,零售业务和机构业务是基金公司一直都有的两块业务,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确实需要回过头来看这些基金公司、服务对象、业务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应该提供的价值是怎样的?
散户主要是中国的个人基金投资者,他们从本来业绩不错的基金单品中获得的实际回报非常有限,基金的表现跟投资者的获得的收益表现相去甚远,这是这个行业一个最大的痛点。这个数字大家都知道,偏股型基金从诞生以来平均每年收益率是17%点多,但是所有投资这些基金的投资人的总回报加起来趋近于0,原因大家分析了很多,主要是基于基金单品的营销服务模式以及传统的营销渠道的构成,没有为客户提供如何选择投资基金的增值服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服务价值的话,天弘基金在进一步做好基金产品设计、投资管理、运营的基础上,应该帮助客户跨过基金单品的局限。避免客户听到隔壁老王说他投资基金赚了很多钱,就盲目跟投;或者本来投资机遇非常好,但用户反而处于恐惧而不去做正常的资产配置这类投资误区。现在市场都在呼唤对个人的投顾服务,不管智能投顾,还是在线投顾,面对个人投资者的痛点来提供相应的服务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我们未来在2C业务中主要努力的方向。
对个人投资者这块,单纯基金产品创新甚至都不是特别需要,因为我们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基金品种,国际主流的品种我们全有,基金公司需要的是跨过基金单品去帮助客户通过一定的策略、一定的组合解决客户投资基金中的痛点问题,这是显著的服务价值。
在机构方面,鉴定基金公司在机构业务各个环节中不同的价值,有些是产品价值,有些不容回避牌照价值,另外还有工具价值,也许还有资产配置等等价值,在不同的业务领域是不一样的。机构业务对基金公司来讲,实际上类似于B2B2C的业务,我们服务于机构,但最终我们所服务的那些机构的钱也是从个人那里来的,比如银行理财、保险、其它的机构。由我们所服务的机构的业务模式和其产品结构决定了对于基金公司的诉求,基金公司应该仔细去厘清这个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y/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