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县情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
基本情况:
突泉县位于兴安盟中南部,与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接壤,东部与吉林省洮南市毗邻。具有独特的“北山、中丘、南平原”地形特点,最高峰老头山海拔.1米,平均海拔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积温-℃,年均气温5.7℃。全县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6镇、3乡、个行政村、个自然屯。总人口3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万人,居住着汉、蒙、满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5%。是自治区重点扶持革命老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自然资源禀赋丰富。蛇纹岩、煤、铜、高岭土、银、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探明储量蛇纹岩14亿吨、煤炭万吨、铜矿石万吨、高岭土万吨、铅锌矿石万吨。风能资源富集,主导风向西北风,年均风速4.4米/秒,最大风速27.6米/秒。年均降水量毫米左右,建中小型水库8座,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亿立方米,地下水1.5亿立方米。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培育了肉鸡、蔬菜、肉羊、生猪和肉牛等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鸡舍万平方米,肉鸡养殖能力万只,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白羽肉鸡之乡”;设施蔬菜温室大棚1.5万座,年产反季瓜菜11.4万吨,被国家工信部评为“中国瓜菜之乡;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生猪存栏20万口以上;肉牛存栏5万头以上。盟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36亿元,占地3万亩的曙光园区入驻企业及合作社40余家;占地亩的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发展温室大棚0座。拥有耕地万亩,年均粮食产量20亿斤以上,是全国产粮大县。可利用草场万亩,林地.5万亩,森林覆盖率28.53%,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
新型工业初步架构。培育了“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有色金属原料生产、新型环保建材、非资源型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利用”五大工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形成了年屠宰加工肉鸡万只、饲料50万吨、杂粮杂豆10万吨、风能发电25万千瓦、电极板万套、煤炭万吨、CL建筑体系万平方米、秸秆瓦万平方米的工业产能。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4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58家。投资2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园成为吸纳四海宾朋创业就业最佳首选。
第三产业活力释放。旅游、商贸物流和金融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杜西沟景区、春州温泉滑雪场、老头山生态景区、明星湖和农耕民俗博物馆等特色旅游看点,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培植农耕旅游文化品牌,赛银花园区被国家评为3A级景区。建成了全盟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春州城市广场和规模效应位居全盟第二的春州物流园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万家,注册资本64亿元。工商银行、包商银行和蒙银村镇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达到7家,全县金融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统筹城乡步伐加快。城区面积1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23.27%,房产开发万平方米。采取政府主导、民意优先和分块拆迁的棚改工作稳步推进。环卫设施、清扫保洁、免费公厕、管道共同沟和停车场等县城十项服务功能全面普及。实施的双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成为全国老区旗县市首家,荣获“自治区级卫生县城”称号。率先实施的CL建筑体系、下沉式集雨绿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工程走在了自治区发展前列。扎实做好“十个全覆盖”工作,农村发展面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泉镇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太平乡、水泉镇、六户镇评为全国文明镇;杜尔基镇杜祥村评为全国文明村。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高考本科升学率连续多年居全盟同类学校之首。3D打印教学和城乡校车实现了全覆盖。县医院、医院分别医院和医院。创新推行“大病县助兜底”政策。摸索实践“双带双管双普”社区模式。建设文体活动场所57.6万平方米,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农耕、红色和辽金文化源远流长;农耕博物馆、草编博物馆历史积淀深厚,先后被国家评为文化先进县、“农村戏曲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y/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