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狂拆猪场,一边疯建猪场,大粮仓变

01

“大粮仓”变“生猪站”——中国养猪业涌进东北

中国养猪场北上,颠覆世界头号肉类和粮食市场,中国最大规模的那些养殖企业和新的加入者正在竞相北上,在该国东北产粮地带兴建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扩张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市场并颠覆猪肉和粮食贸易的流向。

至少已有8家上市企业宣布或证实,未来几年内每年将在东北养殖万头猪的计划。业内供应商和知情人士表示,包括中国最大养猪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正在该地区新建养猪场,令中国每年已达一万亿美元的猪肉市场进一步扩大。

研究人员预计,东北地区养猪场每年的出栏量将达到近1.2亿头,几乎相当于黑吉辽、内蒙古四地去年总出栏量的两倍。业内人士说,未来几年,近20%的中国生猪将被转移至“新领地”,这与美国每年的屠宰总量相差无几。

尽管冬季寒冷,但中国东北相对人烟稀少,允许修建在该国其他人口稠密地区不可能获批的大型养殖场。“取暖令东北(养猪)成本较高。但我们能在当地实现规模化养殖”,正向养猪业进军的宋伟平说,“我们正在东北兴建7个养猪场,在该地区的养猪场总数将达20个。”

东北省份养猪业出栏量的增加,使该地区在中国去年生猪出栏总量的占比升至17%,几乎比肩中国两个最大养猪省份河南和四川1.29亿头出栏量之和。

东北生猪产量大增,将加快中国长期以农村家庭饲养为主的养猪业的现代化进程。还将在中国打造出生产从饲料到肉类等各种产品的大规模综合养殖场,使其在规模上与近几十年来已改变美国市场的“生猪站”不相上下。这种趋势与中国政府的未来目标相契合——把东北粮仓变为肉类和乳制品生产中心,以促进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需求,重新振兴中国的部分贫穷地区,并治理东北以南人口稠密地区的农田污染。

2

环保政策下,众多养猪企业挥师东北

本轮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的同时,今年也是养殖行业环保拆迁的最后期限。春节前后,禁养区域多地政府已纷纷下发拆迁通知,南方地区生猪面临集中出清的局面。

在环保的压力下,年至今全国各省份均已展开对生猪养殖的规划,其中提出禁养区猪场要实施关闭或者搬迁。年4月份,农业部发布了未来五年生猪产业规划,把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这八个水网密集的省份规划为限养区,也就是说这些省份有大量地区被规划为禁养区,同时大量的猪场被拆迁。

年,全国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拆迁浩浩荡荡展开,多地政府纷纷下发具体文件,明确拆迁最后期限,补偿措施等,对当地养殖户影响深远。由于环保发力,南方大部分等地的生猪被迫集中出栏,据不完全统计,自年4月以来,我国十多个省区已启动生猪禁养区的划定,清拆猪场直接削减了多万头生猪出栏量,约占全国产能的5%,数字相当惊人。这也直接使得5月份猪价跌破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大型养殖企业集中补栏,环保因素带来的猪价利好也已减弱。截止11月23日,全国生猪外三元均价14.36元/公斤,全国最低价落户新疆13.43元/公斤,相较于去年,全国生猪均价为16.91元/公斤,差距不是几毛钱的事。

本以为,大量禁养区农户产量缩减后,本应对整体生猪养殖市场带来利好,但事实却不然。业内人士表示,规模厂觉得这么多散户被拆迁,市场供应短缺,所以进行大量补栏。据实际了解,虽然散户倒了,但规模厂的产能起来了。例如行业龙头温氏牧业,年就迅速扩大了产能,规模场产量同比去年至少增加了20%。所以环保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利好已经大幅减弱。规模厂补足的量已经完全覆盖散户被拆迁的量,甚至还更大。

生猪分析师牛哲认为,南猪北养的话,可能会让南方猪价走高。但目前全国需求疲软,所以南方猪价不会有太大增长空间。而且目前交通发达,很多地方生猪运输一天就可到达,所以如果南方成为高价区,北方生猪资源就可很快补齐,不会有太大的价差。

目前“南猪北养”趋势已逐步形成,据统计,东北三省年全国共出栏肉猪.57万头。其中,辽宁省出栏.69万头,占全国肉猪出栏量的3.74%;吉林省出栏.27万头,占2.33%;黑龙江省出栏.37万头,占2.61%。而像山东、河南这些养殖大省,生猪出栏量已分别占全国的6.88%和8.87%。

这其中原因也离不开众多养猪企业挥师东北。初步估算,至年,东三省仅上市集团的生猪出栏量就达万头,约占东三省年出栏量的50%。

各大农牧上市企业在东北三省的生猪发展计划

事实上,在早些时候就已经有独具慧眼的养猪大企盯上了东北这个天下粮仓。作为农牧业的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在年8月18日开始,就以辽宁朝阳为起点,开始其发展东北生猪养殖业的征程。时隔五年,温氏集团已完成其在东北三省千万头生猪的布局。

而早在12年6月10日,正邦集团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就已正式落户吉林省扶余县;同年的6月13日,正邦集团与黑龙江省签署了万头生猪产业项目的投资协议。目前,正邦集团在东北三省地区已初步实现年出栏80万头商品猪的目标。

雏鹰农牧集团计划在吉林省洮南市投资建设的万头商品猪养殖项目也于13年7月敲定。

就在去年,一批生猪产业项目也陆续开工建设或投产。据悉,大北农计划在年前,在东三省控养多万头商品猪。去年9月中旬,其在东北第一个拥有1头母猪的猪场也正式开始投产,预计该场肉猪年出栏量达2.5万头/年。

另一农牧大头企业—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于年11月2日在哈尔滨签订了千万头生猪养殖战略合作项目协议,并计划率先在东方红林业局启动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年出栏生猪.4万的牧原股份也于去年开始在龙江县开工建设其年出栏万头生猪的项目。

对于在东三省发展生猪养殖业,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纵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在生猪养殖渐渐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的今天,各农牧大企向东北地区进军,不仅能弥补东北生猪养殖中养殖技术、防疫系统、养殖人才的缺乏,更能以其庞大的资源、资金去解决环保问题和延伸产业链,这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实现经济创收都会带来一定推动作用。

后语:大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做纯公益的养殖信息工作小编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但今日猪业和大家相伴这么久又怎么能忍心放弃,毕竟还有那么多支持我们的朋友每天都在给我们加油打气,专注养殖,热爱生活,坚持是因为一路有你,今日猪业——农业人牵手互助,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y/17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