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身心特
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三,12年的时间里孩子的成长变化是飞快的,家长们也一定发现,越来越多的事情并不像自己预期的那样。
其实每个学段的孩子都会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家长们要擅于总结,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做到游刃有余。
01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02
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此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03
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04
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方法: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05
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白癜风专项资助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y/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