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互联网第三方公募基金销售暗战愈见
1
东方财富已滑下销售王座
这行曾经的明星话题公司,东方财富,正在雪崩式滑下销售王座。年,东方财富共计实现基金销售额为.65亿元,年东方财富基金销售额为.55亿元,一句话:同比下滑了58.8%。
去年基金销售崩盘后,东方财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仅为6亿元,同比下滑66.86%,比基金销售降幅还大,这还是算上了去年获得的1.4亿元政府补助。
这个跌幅已经彻底失控,A股再差的股票,也没有如此跌幅。
另一方面,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也推出了基金服务,再加上平安旗下的陆金所,我估计,再过三年,东方财富的基金销售就是个历史故事了。
2
四方争霸局势形成
东方财富的当前优势地位,会被其他机构替代吗?
首先,阿里系没有放弃,通过财富号,蚂蚁金服重启基金销售。之所以说是重启,是因为阿里系曾经干过一出让各基金公司吃闷亏的事儿:大家还记得前几年非常热闹的基金淘宝店吧?这个业务于年11月份正式上线,包括阿里旗下的天弘基金等几十家基金公司进驻,各基金花了不少营销资金,正准备大干一把,没想到阿里突然将旗下金融业务都划归给蚂蚁金服,又收购了数米网成立蚂蚁聚宝平台,淘宝店跟蚂蚁聚宝由此出现了业务上的重合,等于基金淘宝店被废弃。
这次,财富号来了,这块业务就是帮助各基金公司在蚂蚁聚宝上的自运营。我向各基金公司做了了解,这块业务基本由各公司网络金融部负责。基金公司相当于在聚宝上开通了一个交易平台,蚂蚁金服提供数据、营销、流量等方面的支持,包括交易特征、风险偏好等,各个基金公司通过“财富号”平台去运营、销售基金产品。
从这块业务可以看出,蚂蚁金服已经收缩拳头,集中精力于“金融科技(FINTECK)”。蚂蚁金服的优势,并不在于推出具体金融产品和业务,而在于利用相对的入口、流量优势和先进互联网技术,为各家金融公司提供基础运营设施。这是个正确选择,也更匹配于蚂蚁金服的庞大支付能力。
不过,蚂蚁金服体量虽大,基金销售的业绩却差强人意。阅读恒生电子年报,蚂蚁基金年获得仅仅2.7亿元的营业收入,而净利润更只有.1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近2/3。不难看出,蚂蚁金服的基金销售能力,离改变基金代销行业的现有格局,还差得较远,是否成功,尚需时间判断。
如果阿里的蚂蚁金服不是东方财富的替代者,还有一家,京东金融的“京东行家”也在蠢蠢欲动中。
所谓“京东行家”,是这家网络商超的金融自运营平台。“京东行家”号称自己依托平台研发、运营及大数据优势,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入驻机构输出包括运营服务、用户资源及流量分发、大数据及研发支持等三大方面服务,首期入驻的有9家公募基金公司,对了,搭建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