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middot心动大湖隐没

这些天,梁好成一直惦记着把一包土送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去化验一下,但在这一年中最忙的“节骨眼儿”上,他确实很难抽出两天或一天的时间来。眼下,他家的公顷自营水稻田需要收割,机器和人员都要安排妥当;他新“拍”回的公顷“泡塘底”需要整饬,为明年种植有机稻做好准备;多户合作社成员的稻谷要检验入库;两条稻米加工线需要立即启动,包装印制、分类加工、仓储运输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千头万绪,哪“头儿”都让人放心不下……

妻子李亚范是金田水稻合作社的理事长,为人心善,刚刚被评为“吉林好人”,自然深知丈夫的性格,也体谅他的心情,于是安慰他:“土样化验的事儿,还是先放放吧,又不是什么急事儿!”话虽这样说,可是梁好成是个较真的人,一件事儿想做而做不成就会成为他心中的块垒。更何况,他家的公顷自营田已经完成了三年的“转换期”,明年就可以种植有机稻,打出自己的品牌了。

他想给自己的有机米注册一个特别的名字:“嫩江古河稻”,但却不知道这名字是不是名副其实。“古河稻”很显然与“古河道”谐音,虽然他也隐约听说“嫩江古河道”之说,可目前他还不确定自己的水稻田是否就在所谓的“古河道”上。其实很早以前他就发现这块田的“身世”和别的田有些不同,因为每一次“犁”田都会有大量完整或残破的“螺壳”被从土中翻出。仅凭这一点,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或水乡泽国,曾经有大量的水生动物在其间游弋、生息。但究竟是河底、湖底还是沼泽?什么时候沧海又变成了桑田?这些问题都成为梁好成近期思考的重点。万一自己的田与嫩江古河道没有任何关联,又把自己的稻米注册成“嫩江古河稻”,那不是有“不实”之嫌吗?

梁好成心里清楚,这些年他和妻子能把公司经营到这个规模,依靠的并不是精明、机敏,而是老实和厚道。方圆百里,种稻子的农民口口相传梁好成实诚,言辞里满是敬重。这些年梁好成夫妇所做的很多事情,用世俗的标准,的确够得上“傻”——

一天,有农户找他们诉苦,说家里没钱花了,问能不能预付秋后的收粮款,他们二话没说就把钱预支了。乡下种稻的农民打电话说自己得了病不知道去哪里瞧,他们就放下手医院、找医生,临走还要带上慰问品,亲自开车送回乡下。又有农户来哭诉,说自己的稻子没来得及收,都被大雪埋到地里了,再延误下去全都得烂在地里或被鸟儿吃光。梁好成也是二话没说,找了两台收割机一天就把他的水稻抢收回来。因为稻谷已经和雪粉混在一起,梁好成又找了一块空场子,帮他晒稻谷。想到上一年他家的稻子因为没有及时收,已经遭受了很大损失,梁好成又按高于市场的价格将这些稻谷收入库中。没想到这批“误了卯”的掺雪稻根本“磨不住”,一上磨就纷纷“爆腰”、破碎,出米率不足40%,出来的米也拿不到市场上去。虽然损失惨重,但梁好成并不后悔、抱怨。下一年,他们卖给梁好成的稻子,都是最好的,谁也不忍心作弊掺假。

就在梁好成急于为自己的田地寻找一个归属和解释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向他伸出援手,慷慨地为他预备好了一切。其实,他内心期盼的结论,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由国家层面的专家写到了报告书上,只是那些文字还没有来得及宣传扩散、广为人知。

自以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就组织有关专家采用最先进的TM5信息技术,围绕着古河道的定位及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和确认了松嫩平原24条“全新世”裸露型古河道,而大安嫩江古河道就是其中之一,位于嫩江下游右岸,南北长千米,平均宽度3.5千米,面积.5平方公里。这个区域,正好覆盖了梁好成的水稻田。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力量编制了1:000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和土地利用图,一个规模宏大的土地整理和水利灌溉系统正不知不觉地把梁好成所有的土地都编织、镶嵌到一幅巨大的蓝图之中。

在一个普通粮农的视野之外、感觉之外、意识之外,这个地域的历史面貌和现实图景,已经沿着时间之轴悄然展开——

万—万年以前,这个地域还无“地”可言,放眼即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据地质学家认定,这里正是“古松辽大湖”的腹地。远古的那片大湖,到底有多大?至今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似乎,只有一个形容词可以描述:浩瀚。依据科学分析,其可考可证的“疆域”大致涵括了现在的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四平市部分地区,白城地区全部,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和黑江省西部。那时,松辽平原周边诸河,都是大湖的儿女。它们从远方的山峦和大地把泥沙和水带回了家,使大湖之水在漫漫的数百万年里一直保持着丰沛充盈、荡漾不息。直到距今10万年左右的“中更新世纪”末,大湖所处的地壳出现了缓慢的隆起,地表不断抬升,部分湖区逐渐变成了陆地。至“晚更新世”,古松辽大湖完全消失,解裂成现在的松花江、嫩江水系和辽河水系。

古松辽大湖之水消散之后,在大地上留下了诸多遗痕。今嫩江、松花江、洮儿河、拉林河、霍林河、东辽河、额木太河及其下游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沼泽湿地仍在岁月的侵蚀和沧桑巨变之中顽强地保留着昔日大湖的基因和记忆。而在河流、湖泊和风力共同作用下,一个集冲积、湖积、风积特点于一身的大平原——松嫩大平原诞生。

在梁好成的记忆里,童年的家乡充满诗意。那时,他家住在联合乡的苏家围子村。放眼大平原,视野中仿佛只有三种东西——明丽柔媚的水域、开满野花的草原和葳蕤茂盛的庄稼。站在家门前一“甩手”“一串儿”氤氲丰饶的好水就依次排列在眼前——岔古熬泡子、小榆树泡子、根甸泡子、王家泡子……当地人习惯于把水域、水泊或人工水库统称做“泡子”,那时连著名的“月亮湖水库”和“查干湖”都叫泡子。泡子里虾潜鱼跃,嘴馋时,随便去哪个泡子,下一片“挂子”或站在水边抛两“旋网”,就是个盘满钵平;如果肯下力气,仔细地插一趟“陷”网,捕到的鱼就会多得吃不了。每到开河季节,家家户户“爆锅儿”炖鱼,诱人的香气便弥漫整个村庄。

其实,早在—年以前,这里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乐园了。据白城市文物工作者的考古统计,目前在白城境内共发现石器时代的遗址不下于处。在大安、镇赉、洮南、洮北、通榆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石片、石矛头、刮削器、石核、陶片、鱼骨、蚌壳、禽兽骨等,都表明当时这个地域曾经是水草丰美、鳞潜羽翔之地。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拦河筑坝,治洪排涝,把自然之水管束起来,致使区内的草原、湿地大面积消失、退化。洮儿河、霍林河中下游和平原上的湖、泡大部分消失、萎缩或严重盐碱化;地势低洼的古河道区盐碱化尤其严重,植被稀疏和无植被的重度盐化草甸土、盐土和碱土所占面积达50%,美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一步步走向崩溃。

年之后,吉林省开始认识到这块资源的珍贵,主动采取抢救措施对松嫩平原进行大规模整治。总共投资约56.1亿元建设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主要目标是通过这个工程打通吉林省西部嫩江、洮儿河与各个湖泊、湿地之间的联系,使这个地区原有的生态得以修复。

再有三年的时间,大安市的第二个水利灌溉工程——“龙海灌区”的建设也将告竣。届时,大安灌区、龙海灌区、松原灌区和莫莫格灌区将连成一片,洋洋数百万亩水田,构成蔚为壮观的人工湿地群。不仅可以发挥洗碱、压碱、治碱功能,使昔日风沙弥漫的盐碱滩,变成风光旖旎的塞外水乡,还可以为我们这个“无粮不稳”的国家多提供数十亿斤优质的“弱碱性大米”。

谁能想到那些日渐扩大并令人绝望的碱土地有朝一日会给人带来新的希望呢?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吉林西部平原,就那么依托松花江和嫩江的水轻轻一洗,便洗去了昔日满面的灰尘和不堪。再转身,已是“花开富贵”、风采照人,数千平方公里的疮痍之地摇身一变,成为难得的珍惜资源——碱性苏打土。

当位处松嫩平原左翼的著名粮企“松粮集团”上门来收购梁好成的大米时,他才如梦方醒。原来,每年从自己手中出入的60万吨大米竟然都堪称米中的奇葩。弱碱性大米,已有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一般的人类来说,既是香甜可口的美食,也是防癌祛病的保健佳品。

显然,在这个地区、这个领域,松粮集团是走在前列的。他们已经依靠自己的实力和敏感,科学地验证了弱碱性大米的品质和食用价值;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弱碱水稻种植经验;为吉林西部弱碱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优质大米品牌做了必要的铺垫,作为这片土地上的新型“农民”或准确地说“土地的主人”,梁好成心里隐约感觉到,一个属于他的时代已经来临。接下来,他只需要把心性、情感、品格和意志倾注于他的稻田和他的米……

致读者:

栏目每周固定刊发原创文章。拿出你的热情来,与大家共同分享——那些属于你的、我的、他的关于东北的珍贵记忆、情感体会、美丽瞬间……体裁、题材不限!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我们会择优在吉林日报“东北风”专刊和本栏目刊发。吉林日报东北风编辑部与本栏目编辑组将携手,对优秀稿件进行筛选,以网络投票、专家评点、举办文学沙龙等形式进行推介和奖评,并向有关部门或刊物推荐。

欢迎投稿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5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