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狼,后有虎,保本基金ldquo不

今年的保本基金可谓是命运多舛,上半年还是投资者心目中的“香饽饽”,下半年却纷纷难逃“扑街”的命运。这些保本基金究竟怎么了?

保本基金面对“两座大山”

截至目前,受债市调整影响,保本基金用固定收益资产打造的“安全垫”(包括对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债券型基金等的投资)被日益削薄,甚至只(A/B/C分开算)保本基金中有87只已跌破净值,其中净值最低者仅为0.元。

“前有狼,后有虎”,债市不理想,监管政策也从年中开始逐步收紧。有基金公司已开始“缩短战线”,很多保本基金到期后选择了清盘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对于年内刚成立的保本产品尤其难熬。今年是保本基金发行的大年,90只新基金合计募资.02亿元,占据保本基金现有整体规模的近一半。而在这90只次新基金中,目前已有57只产品跌破净值,超过总数的一半。另外一些基础坚实的基金的安全垫也被严重压缩。

“期间行情变化难以一概而论,加上保本基金具有多重担保机制,因此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忧。”一位基金经理劝投资者不必患得患失。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保本基金的投资难度小于债基,毕竟有相对较长的缓冲期,如果判断中长期行情向上,甚至不排除在严格风控的前提下进行逆向操作的可能,“只要严格按照CPPI策略,控制杠杆即可”。

然而安全垫的缩小乃至净值的折损,会让保本基金的后期投资捉襟见肘。因为保本基金往往会采用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进行投资操作,从而实现策略上的保本。换句话说,安全垫不够厚,管理人根本不敢放开手脚。

续命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投资运作以外,在经历前期惊人的扩容之后,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摆在保本基金面前——如何存续下去。

12月1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旗下交银施罗德荣泰保本基金3年保本周期将到,届时转为债券基金;12月8号,东方赢家保本和天弘普惠养老保本先后公告因未能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保本到期后将进入清盘模式。

保本基金选择转型或清盘的原因多半可归结于监管收紧。今年8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保本基金,合同约定的保本金额乘以相应风险系数后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基金管理人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的5倍。因此,当一些基金公司上半年发行的保本基金规模较大,那么以前的保本基金到期后再运作,可能会超出担保额度。

事实上,监管层的决定反映了对保本基金规模疯涨背后潜藏的风险的担忧。统计显示,明年上半年还有12只保本基金即将到期。这些基金的前景也并不明朗。

保本基金%保本?

很多投资人实际上对保本基金的原理并不清楚。保本基金通常会设定一个保本周期,大多为3年期,也有2年期。

需要注意的是,保本基金虽然分为认购保本和申购保本(认购就是基金成立前还在募集资金的时候买入的,申购就是在基金成立后),但国内大部分基金都是认购保本的。这类保本基金的保本承诺只针对持有一个完整保本周期的投资者。比如,你是在保本周期开始后申购的该基金,此时基金的净值高于承诺的保本价(通常为1.01元,1元净值加0.01元的认购费),那么当保本期结束时,基金净值回落到保本价以下,投资者也只能收到1.01元的保本价,买高的亏损要自己承担。

另一种情况是,在认购期投资了保本基金,但没有等到保本期结束就提前赎回基金,同样是无法享受保本待遇的。如果基金亏损了,赎回还要付一笔赎回费,代价就更高。

从运作原理上看,保本基金主要投资的资产是债券。由于债券到期会还本,理论上讲,选择债券投资是可以保本的。但由于债券的收益率不高,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率,就需要增加股票方面的投资。最简单的方法是,算出投资的债券的利息,用利息购买股票等有可能产生高收益的产品。

但在实际的投资中,基金经理会放大股票投资的部分,以追求更高的收益。当然,他们也会计算出保本所需要的最少资金是多少,只要股票、债券和现金的总量高于安全垫,就可以继续持有。一旦资产净值接近安全垫,就清掉股票资产,购入债券,以实现保本的目标。

近期,受债券价格下跌影响,不少保本基金都跌破了1元的面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保本基金就不能保本了。因为到保本期结束时,基金持有的债券多数会还本付息,债券的暂时亏损也就不存在了,还是可以弥补亏损。即使到保本周期结束,基金靠自身无法实现保本,那么根据基金合同,基金公司也会引入担保公司来负责补齐亏损的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54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