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ldquo三项举措rdquo
洮南市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任务,创新加强金融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强化输血功能
争当实体经济“助力泵”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秉承“亲商、爱商、安商”服务理念,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全面、高质量的金融支撑。建立项目融资对接长效机制。成立重大项目融资专班,积极抢抓国家棚户区改造、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机遇,通过集中办公、整体谋划,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安排一定比例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对重大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审批部门提前参与项目融资方案设计,进一步简化授信项目受理和评审流程,做到随到随审、特事特办。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认真落实减负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市财政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给予贴息。对符合条件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小微企业,由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财政按照比例分担代偿责任,对代偿损失给予适当补偿。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小微企业资金投放力度,开发“小微快贷”“信用快贷”“云义贷”等多种金融产品,累计为单户授信万以下的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3.54亿元,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搭建新型银企对接互动平台。定期组织重点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服务企业周”融资对接会,通过面对面直接交流,畅通信贷资本的供需渠道。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用报告等技术,搭建“互联网+政府+金融+信用”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银企高效沟通为目标,及时收集、汇总、发布信息,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不断提高融资服务的时效性和精准度。
强化创新意识
打造服务三农“加油站”
围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引导更多资金、资本、资源精准投向农业、农村、农民。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邮政储蓄、惠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相对活跃、辐射带动强的乡镇、村屯,依托公共场所,建设村级服务站个,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为农户办理贷款.4万元。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采集9个乡镇户农户基础信息,发放信用证2人,授信额度达到万元。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评估和登记办法》等配套政策文件,切实加强对试点运行的政策指导。截至目前,累计为户农户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33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民春耕期间资金短缺难题。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大力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制定了《洮南市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为全市名贫困人口进行评级授信,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万元,贴息18.71万元,获贷率1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2个百分点。
强化底线思维
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
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分析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突出“严监管”,稳定市场秩序。组织金融、公安等部门,针对咨询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等存在较大金融风险的领域,在全市集中开展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大金融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共立案金融类犯罪12起,破获高利转贷、贷款诈骗等案件10起,打处犯罪嫌疑人13人,净化了全市金融环境。突出“防风险”,全力化解债务。成立洮南市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洮南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认真落实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制度规定,合理编制偿债计划。细化预算编制,认真组织预算评审工作,严格控制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全市目前没有超出政府债务限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突出“优环境”,加强信用建设。积极对接吉林省和白城市信息平台,加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报送工作,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查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成立了全省首家信用合议厅,设有联合奖惩的发起部门、配合部门和失信人三个席位,集中受理解决洮南市联合奖惩事件,并将联合奖惩决议向社会公示,该做法在年“新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信用监管类案例单项第一名。
END
(来源:洮南市政府)扫描上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