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基金公司去年为投资者赚超百亿元天
10家基金公司去年为投资者赚超百亿元天弘19位基金经理人均赚近30亿元
本报见习记者王明山
截至目前,家基金公司旗下余只基金年报已然出齐。在去年下半年,市场上就有“买股票不如买基金”的说法出现,那么在年,公募基金共为投资者带来多少利润呢?又有哪些基金公司为投资者赚钱最多?《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统计,年全年,家基金公司共为投资者带来.02亿元的利润,其中天弘基金、华夏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为投资者赚钱均超过亿元。
考虑到基金公司盈利能力受其资管规模的影响较大,记者也对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均盈利能力这一指标做了筛选。通过对比基金利润总额与基金经理数量,《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发现,天弘基金产品去年实现利润.5亿元,其人均产生的利润达到29.8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华夏基金产品去年实现利润.41亿元,而该公司旗下仅有42名基金经理,人均产生的利润高达5.32亿元。
基金经理所管资产
去年为投资者赚亿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只基金,截至去年底资产合计为11.55万亿元,在去年为持有人实现利润合计.02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为持有人盈利.3万元,平均每1元钱盈利3.36分钱。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分析,有家基金公司在去年为投资者赚了钱,占比92.62%;另外,有9家基金公司则未能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公司的赚钱能力出现严重分化,既有盈利达到.5亿元的天弘基金,也有未能为投资者带来正收益的几家基金公司。去年合计利润超过亿元的基金公司有10家,除天弘基金外,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分别盈利.41亿元、.7亿元,另有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和中银基金也斩获了超过亿元的利润。而为投资者亏损的公司中,除2家亏损额超过20亿元外,还有4家基金公司亏损超1亿元,另有3家公司亏损超万元。
另外,记者还注意到,只基金被名基金经理管理,平均每人管理着2.65只基金,在去年全年每位基金经理平均为投资者盈利2.24亿元。但是,由于各基金公司利润状况不一,不同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人均赚钱能力也有着天壤之别。
华夏基金42位基金经理
人均为投资者赚5.32亿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通过对比基金利润总额与基金经理数量发现,天弘基金去年实现利润.5亿元,其人均产生的利润达到29.87亿元。其中天弘余额宝货币在去年的盈利就达到.96亿元,无论是去年的盈利总额还是人均盈利都遥遥领先。
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旗下共只基金,去年实现利润合计.41亿元,而该公司旗下仅有42名基金经理,人均产生的利润为5.32亿元,位居众基金公司之首。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旗下39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只基金合计实现.11亿元的利润,人均产生的利润为4.93亿元;除此之外,上证资管、建信基金、兴全基金、中加基金和永赢基金这5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经理的人均利润均超过4亿元。
记者通过观察华夏基金的年报发现,该公司旗下的华夏中证ETF被动指数基金最能赚钱,该基金去年年底资产净值为8.67亿元,年实现利润54.81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荣膺。同时,该基金经理还管理着华夏MSCI中国A股ETF、华夏沪港通上证50AH、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华夏智胜价值成长。其中,华夏MSCI中国A股ETF去年实现利润0.66亿元、华夏沪港通上证50AH实现利润0.65亿元、华夏上证主要消费ETF实现利润0.86万元、华夏智胜价值成长实现利润0.13万元。也就是说,华夏基金的荣膺管理的5只基金均实现盈利,合计为投资者实现利润58.01亿元。
“受益于去年的结构性慢牛行情,公募基金整体收益再度刷新年度记录,货币基金也成为盈利的主打基金品种。在此背景下,那些货币基金规模大、基金经理较少的基金公司,人均盈利能力便凸显出来。”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基金经理的人均盈利能力这一指标,排除了基金公司资管规模这一因素影响,也能让投资者看到有哪些基金经理为他们带来了最多的收益。
16家基金公司去年管理费超10亿元天弘、工银瑞信人均管理费包揽冠亚军
去年全年,太平基金的管理费收入达到.82万元,同比增长倍
本报见习记者王明山
在年的结构性行情下,上证综指累计上涨了6.56%。而在上周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年报中,《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公募基金行业共计为投资者带来.04亿元的利润。但是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对他们的运营影响更大的,是他们在去年全年收取了多少的管理费。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发现,在年全年,拥有数据统计的家基金公司共收取了.38亿元的管理费,其中天弘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超过了10亿元。考虑到各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规模的不同,记者再从人均获得管理费的角度分析,天弘基金以2.35亿元的人均管理费高居榜首,工银瑞信基金则以.36万元的人均管理费位居第二。
基金公司管理费两极分化
天弘基金以44亿元高居榜首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根据Wind资讯最新数据统计,在年,公募基金行业收取的管理费总额高达.38亿元,同比增长10.7%,再度刷新单年最高纪录。然而,记者却发现,行业管理费收入两极分化现象也较为严重:拥有数据统计的家公司中,有16家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公司,合计收取管理费达.93亿元,占到行业年管理费总收入的56.05%;也有46家基金获得的管理费收入不足1亿元,合计收取的管理费仅为10.4亿元。
具体来看,天弘基金在年的基金管理费收入达44.72亿元,居行业榜首;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嘉实基金和华夏基金该项收入规模同样都超过20亿元,分别为26.15亿元、25.80亿元、21.57亿元和20.35亿元。
除上述五家基金公司外,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博时基金、建信基金等1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也均超过10亿元大关。
而管理费收入最低的基金公司是华宸未来基金,管理费收入为13.36万元;南华基金紧随其后,去年仅收取35.75万元的管理费。此外,还有格林基金、中航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不足万元,共有15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均不足万元。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与6年全年相比,拥有数据统计的家基金公司中有81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同比实现了增长,占比73.64%。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太平基金,该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在年增长了倍,由6年全年的27.54万元增至年全年的.82万元。除此之外,长江证券资管在年的管理费收入也增长了6.37倍,东海基金在年的管理费收入增长了5.06倍。
工银瑞信基金
人均管理费万元
考虑到各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规模的不同,将各基金公司在去年全年的管理费收入进行比较似乎有失偏颇。为此,本报记者也统计了截至去年年底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的数量,以此测算了各基金公司的人均管理费水平。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统计发现,截至年年底,基金行业共有名基金经理,按行业管理费总额.38亿元计算,人均收取的管理费为.11万元。天弘基金以2.35亿元的人均管理费高居榜首,天弘基金旗下的52只基金在去年共收取的管理费44.72亿元,19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费达到2.35亿元;工银瑞信基金以.36万元的人均管理费紧随其后: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只基金去年收取的管理费总额达到25.8亿元,而该公司旗下共有46名基金经理,其人均管理费为.3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弘基金旗下天弘余额宝货币这一只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就有40.56亿元,占该基金公司在去年全部管理费收入的90.7%。该基金目前由基金经理王登峰独自管理,自3年5月份任职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以来,其任职总回报也有20.28%。
工银瑞信货币基金去年实现利润67.96亿元,收取管理费为5.82亿元,为该公司旗下管理费收入最高的基金,该基金基金经理为魏欣、杜海涛、王朔和谷衡。记者观察发现,工银瑞信基金旗下9只货币基金中,王朔和谷衡分别出现在5只和4只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名单中。记者统计发现,王朔管理的5只基金在去年合计实现利润.84亿元,收取的管理费合计9.85亿元;谷衡管理的4只基金在去年合计实现利润.04亿元,收取的管理费合计8.58亿元。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旗下的基金为投资者赚到多少钱对其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其收取的管理费的多少,这才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上海一家中型公募基金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过,通过观察基金经理人均为公司贡献的管理费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基金经理的个人价值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人均为公司带来的收入最为可观。
34只低换手率基金近一年收益超25%景顺长城系占8席
本报见习记者王明山
换手率对于股民和基民的意义截然不同:股票的高换手率可能意味着较多的投资机会,而基金的高换手率却可能暗含着较高的风险。换手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业绩表现持续领先的基金,也一直是基金投资者追捧的对象。即便是FOF在选择子基金时,也会把基金的换手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重点治白癜风多少钱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ls/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