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了,雷锋兰州大学
“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今天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今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兰大青年:他们是利用假期勇敢投身防疫一线的志愿者,是不怕艰苦远赴山区给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的支教老师,是日复一日用点滴力量投身公益的社团组织者,也是不怕失败锐意进取以期凭借所学回报社会的科研达人……而就在今天,校园里的兰大学子也用实际行动践行善举,让雷锋精神永远传承。
薪火相传守初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小兰和你一起走近他们,为他们点赞!
01
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
解宁是级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学生。她从大一加入兰州大学西部天空协会,迄今已经一年半了。
作为协会支教部的成员,她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在兰州市榆中县丁官营小学进行支教授课。“我们的支教以课堂讲授为主,还会进行包括朗诵、绘画等形式在内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每次支教的课程总共有两节,第二节课是体育课,我们就教孩子们踢足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解宁说。
谈起支教印象最深的事,解宁说:“我们支教的孩子,家境都不富裕。有的孩子特别腼腆,不爱讲话。所以我上课时会尽量多提到她,下课了也会多关心她,慢慢地她就敢于和大家交流了。记得某个学期末的一天,我偶然发现她蹲在一大片草丛中找着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捧着两株四叶草跑过来说送给我,我特别感动。”
协会成立10年,已有余名同学参与了支教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尽己所能把知识教给孩子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解宁说。
02
坚持就有意义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A教室应该怎么走?”
“从这里开始直走10米左右,然后再左转,就能看到了。”
身穿志愿服的周振峰正在榆中校区第二教学楼三楼的楼梯口站岗值班,二教启用初期,同学们还不熟悉教室,所以经常有人过来询问。已经提前参加过培训的周振峰耐心地为同学们指路,有时还会带大家去往教室。
周振峰是级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大一时就加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园里的各种服务活动:废品回收、救助流浪动物、爱心义卖、迎新志愿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周振峰的身影。
“我的课余时间很多时候都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大部分是在周末举办的,和平时的课业不冲突。我想,热心公益、为公益发光发热、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继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周振峰说。
03
越是艰险越向前
王涵是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他来自吉林省洮南市。寒假期间,东北疫情形势严峻,他用20天的时间参加了家乡街道办事处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志愿者,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8点准时到达工作岗位,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社区办公室、会议室、测温点、门把手等各个点位进行全方位消毒杀菌。随后,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排查,登记外地返(来)洮人员,帮助居民完成“吉林家医”小程序注册等。
“我们辖区内有一位居民,因为患有鼻癌到长春市做手术,回来后根据疫情防控规定要居家隔离14天,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对此我们几个志愿者每天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