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洮南农田丰收季百姓乐开花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古城洮南,田野里连片的水稻陆续成熟,各式大型水稻收割机奔驰在田野里,抢抓晴好天气收割,一派繁忙景象。
“口粮田加上承包的土地,今年我一共种了9公顷多水稻,今年雨水好,水田都基本没用浇,早稻现在已经成熟,都是机械化作业,毛收入近30万元。”洮南市福顺镇庆茂村的吴海波说。
近几年,洮南市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信息引导,采取政策鼓励,推广良种良法,夯实粮食生产基地基础,全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水平提高。截至年末,建成高标准农田13万亩,开展保护性耕作68.4万亩,深松整地68.8万亩,粮食产量36亿斤左右。
除基本农田作物外,洮南市还大力发展林果蔬经济,做大做强特色品牌,累计种植黑水西瓜、黑果花楸等经济作物33种,成立园艺特产技术信息服务站,开展农村“双百”实用人才培训人次,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拓宽。
王奎是黑水镇当地有名的种瓜大户,种植西瓜已有18年,今年他种了20多亩黑水西瓜,算起经济账他美在眼里、乐在心里。“黑水这地方是沙土地,产的西瓜甜,黑水西瓜也有名,我今年种西瓜大约能卖30多万元吧,相当给力。”王奎兴奋地说。
洮南市种植黑水西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黑水西瓜有籽小、糖高、瓤红、抗性强的优点。今年洮南市黑水镇种植西瓜面积达公顷,预估产量万公斤,销售额为万元。香甜可口的黑水西瓜如今种植已经辐射到洮南市安定镇、二龙乡、通榆县双岗镇等周边乡镇。
“留住河湖水,打好生态牌”是近几年洮南农业发展的新思路。自我省启动河湖连通工程以来,河湖水日渐充盈,洮南的地貌环境、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洮南市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优质小冰麦种植示范基地,正是洮南“三个三”工作思路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力举措,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局面,让废弃盐碱地里长出了“金”粒子。
“今年我们种植了亩的小冰麦,经过后期加工和包装,每斤小冰麦面粉可卖到10多块钱一斤。种一垧地小冰麦相当于种三四垧地玉米。同时它的天然、绿色、有机等特色还备受消费者青睐,很多人都说这个小冰麦面粉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圣一金地农场负责人沈军说。
满怀辛勤耕耘的丰收喜悦,借着加快发展的时代东风,洮南市正聚焦“争当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目标,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围绕洮南绿豆、福顺辣椒、黑水西瓜、万宝粉条等特色品牌,支持引导相关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生态资源、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为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农业更有发展而不懈奋斗。
来源
白城日报
编辑雷雪责编
李家慧复审
赵翠丽终审
刘长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