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必读ldquo隐形重仓股rdq
财联社3月24日讯,市场午后低位震荡,指数集体跌逾%,个股逾只下挫,跌幅超9%个股近50家,市场分化严重。板块上,宁德时代等指标股继续下挫,资金仍聚焦碳中和,南网能源、中材节能等高标分化加剧,尾盘,顺控发展炸板跳水,低位碳捕捉、碳交易、森林碳汇等分支补涨,券商股拉升护盘,超跌的白酒等消费股反弹,医美、天然气等概念午后异动,有色、化工、航空等顺周期板块重挫。整体看,市场继续走弱,指数震荡至箱体下沿。盘面上,碳中和、白酒、云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化工、有色、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30%,报收点;深成指跌.47%,报收点;创业板指跌.25%,报收点。沪股通净买入5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94亿元。
财联社3月24日讯,香港恒生指数收跌2.03%报.4点,南下资金全天净卖出69.43亿港元。恒生科技指数跌3.07%,快手跌逾2%,舜宇光学科技跌5.82%,美团跌近4%。有色金属板块重挫,江西铜业股份跌9.36%,中国铝业、紫金矿业跌逾8%,洛阳钼业跌7.87%,五矿资源跌7.6%。汽车股普跌,吉利汽车跌.75%,长城汽车跌8.5%,比亚迪股份跌6.87%。
随着上市公司年年报陆续披露,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浮出水面。所谓“隐形重仓股”,是指在基金的季报中没有进入前十大重仓股之列,而在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中,该基金则进入了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赛伍技术、普洛药业、东阿阿胶成为傅鹏博、谢治宇、萧楠等知名基金经理年四季度增持的“隐形重仓股”。
面对近期市场调整,不少基金经理积极调仓换股,但基金经理们陷入“优质核心资产太贵、便宜的中小盘股业绩确定性不高”的两难境地。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光伏、医药、消费等板块仍是他们长期看好的领域。(中证网)
3月24日上午,券商板块爆发。板块中,国联证券一度涨停,盘中上演三连板,午间收盘涨超9%;国盛金控涨停,中银证券涨超7%。
当前两市正处于震荡整理阶段,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一季报预告,化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表现更优,预计供给端紧平衡状态将持续,叠加市场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依然具备一定的上行空间。(上海证券报)
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不包含科创板),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不包含养老金)共现身6只股,其中增持2只股,新进3股,减持7只股。将时间区间拉长可以发现,共有33只股获社保基金连续持有4个季度以上。其中,4只社保基金持有期超过两年,北新建材、丽珠集团等4只获社保基金连续持仓超5年。(数据宝)
去年以来,ETF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发行以年2月为界,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景象。去年月至月末,ETF产品获批节奏很慢,但去年2月至今,ETF产品的审批、发行都像挂上了“加速挡”。
基金发行过程中,扎堆发行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基金公司拿到证监会批文后,首先要去交易所申请网上认购的档期,之后还要跟销售渠道去排档期,ETF扎堆发行,导致能用的首发档期很少,有的产品甚至只有一天档期。
此外,产品同质化也给发行带来了许多困难。各家都是首批,ETF基金缺少独特性,持仓大同小异。另外,也无法像主动管理型基金一样,在产品发行时对外宣传基金经理的优势和过往业绩。(第一财经)
随着A股年报陆续披露,部分公募基金去年经营情况也提前得到曝光,头部基金在去年牛市取得了不错的盈利。中信证券、招商银行、国海证券等旗下的基金公司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为较大幅度同比增长。
不过部分小基金公司日子难过。浙商基金去年继续亏损86.6万元。南华基金同样继续亏损,去年净利润为-68.56万元。基金回撤方面,超两千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仅统计A份额)较前期高点回撤超0%,其中有75只基金回撤超30%。(深圳商报)
在A股市场持续调整背景下,FOF通过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和策略的管理人,降低组合波动,越来越受到投资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