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评天弘科技指数增强具备持续

程少为讲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498655.html

年走入最后一个季度,在不少分析人士的眼中,科技是未来确定性较高的赛道之一。

从短期来看,科技板块经历了此前几个月的调整,市场开始期待“十四五”规划对科技行业的政策出台,新能源、光伏、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有望获得政策青睐,或迎来下一个阶段性的机会。

从长期来看,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新格局或将成为未来贯穿中长期的政策主线,而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科技长牛趋势有望延续。

普通投资者在科技赛道中如何掘金?近日发售的天弘中证科技指数增强(A:,C:)或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渤海证券的最新研报对天弘中证科技指数增强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天弘基金杨超指数增强产品管理经验丰富

天弘中证科技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C:)是由天弘基金发行的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跟踪标的为中证科技指数。

天弘中证科技指数增强拟任基金经理杨超具备10年投资管理经验,长期从事基本面量化研究,衍生品定价,风险模型构建和因子溢价研究,管理经验涵盖被动指数基金,增强型指数基金,主动量化,绝对收益多空混合等多类型产品。

该产品募集时间为年10月12日至10月26日,其日常费率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天弘基金指数基金产品线较为丰富,覆盖被动指数基金、ETF、ETF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多个品类。就历史业绩来看,天弘基金旗下的两只增强指数基金表现较为优异,基金经理具备丰富的指数增强基金管理经验。

中证科技指数近三年表现远超大盘指数

中证科技指数()从沪深两市的科技主题空间选取只研发强度较高、盈利能力较强且兼具成长特征的科技龙头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以反映沪深两市研发强度较高、盈利能力较强且兼具成长特性的科技龙头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科技指数主要聚焦于高科技行业,按照中证行业分类,选取化学制品、航空航天与国防、电气设备、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汽车、医疗器械、医疗保健技术、生物科技、化学药、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电脑与外围设备、电子设备、半导体、电信运营服务、电信增值服务以及通信设备等行业股票作为科技主题空间。

从指数历史表现来看,中证科技指数要优于主要的大盘指数。年6月13日至年9月30日,中证科技指数年化收益率为20.11%,而沪深、中证和中证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2.32%、7.51%和5.25%。近三年中证科技指数的业绩表现更是远超大盘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4.95%,同期沪深、中证和中证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14%、-2.12%和-5.51%。

从风险指标来看,科技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要高于沪深指数,显示出科技行业高beta的特征,波动风险稍高,但其最大回撤要低于中证指数和中证0指数等中小风格指数,夏普比率也由于各大盘指数。

表1:中证科技指数波动风险稍高

资料来源:Wind,渤海证券研究所

行业分布方面,中证科技指数成分股覆盖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传媒等11个行业,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成分股数量最多,为27只,合计市值.80亿元,权重占比为24.47%;电子行业成分股数量为20只,合计市值.34亿元,权重占比32.20%,市值和权重均为最高。

表2:中证科技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Wind,渤海证券研究所

科技行业龙头公司均较为重视创新研发,这也助长了财务业绩的出色表现。近三年中证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大多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支出增速,年、年和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增速均值达到了23.33%、29.32%和30.40%;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较为稳定,年、年和年上半年的均值分别为11.56%、11.84%和12.27%。

表3:中证科技指数十大权重股研发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Wind,渤海证券研究所

天弘科技指数增强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指数增强基金是指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通过主动调整成分股的权重等方式,力求获得超额收益的基金,同时获取被动指数投资beta收益和选股的alpha收益。指数增强基金除了获得超额收益外,也有控制指数跟踪误差的要求,衡量的是相对指数超额收益的稳定性,信息比率是评价指数增强基金的一个重要指标。

天弘基金指数增强采用的是量化多因子模型+风险模型+组合优化的方法,并在传统指数增强模型的基础上加以如下创新:

1、多因子模型:

在行业内构建alpha模型;

利用高频数据重构技术面因子;

构建负alpha事件库做股票排雷;

2、风险控制模型:

通过基本面研究构建“基本面风险模型”;

通过股价表现研究构建“统计风险模型”;

结合双重风险模型估计个股的未来波动率;

构建“事变风险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控外部事件对组合的冲击。

此外,天弘基金还会适时监控组合表现和因子绩效,持续地对因子进行更新,组合再平衡的频率也由月度提升至周度。

天弘中证科技指数增强的基金经理杨超目前管理两只指数增强基金——天弘中证指数增强和天弘沪深指数增强。

天弘中证指数增强于年8月12日转型成立,转型至今超额收益率为26.32%,同期23只同类型中证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7.22%,天弘中证指数增强A的收益表现处于较高水平,在全部2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位。

分月度来看,年9月以来的13个月中,天弘中证指数增强有10个月取得正的超额收益,月度胜率达到76.92%;而分季度来看,天弘中证指数增强的胜率则达到%。

天弘沪深指数增强A成立时间较短,今年以来,天弘沪深指数增强A的区间累计收益率为21.92%,区间超额收益率为7.98%,信息比率达到5.27。分月度来看,9个月中有7个月取得正的超额收益,胜率达到77.8%。

从历史业绩来看,天弘基金旗下的两只增强指数基金增强效果均比较稳定,产品在跟踪误差控制较好的基础上,获得了持续且稳定的超额收益。基金经理杨超丰富的指数增强基金管理经验,有望使得基金在中证科技指数较高长期配置价值的基础上,取得超额收益、控制下行的风险。看好科技赛道长期发展的投资者,不妨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72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