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之白城白城根据地创建
序言
解放战争时期,白城地区先后辖有13个县(旗)(建国后,先合并为9个县、旗,后分出松原市),幅员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北部,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三省交界地带。平(四平)齐(齐齐哈尔)和长(长春)白(白城)铁路贯穿南北、东西,是连结东北东部与北部的纽带,进出关内外的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白城地区是在日本侵略中国战败投降、其扶持的满州国垮台之后,我党我军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胜于国民党成功接收,较早建立的稳定西满洮南根据地。随着省、地、县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建立和入驻,白城地区成为东北西满(辽吉)根据地创建的领导指挥中心,辽沈战争前线可靠的大后方。解放战争时期,在白城辽阔的大地上,上演着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争夺政权的政治、军事斗争,领导军民进行政治革命、武装斗争、经济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剧。
为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根据白城史志资料有关文章,摘录整理编成红色基因教育教材。以飨广大青少年。
武装接收篇
年11月,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应在洮南、赤峰建立后方,作为长久打算”。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再次就创建东满、西满根据地问题指示东北局“必须派必要的老部队和干部去开辟工作,建立后方,以便能源源供给前线,犹如汉高祖之汉中”。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东北局决定派一个支队和一些党政干部,对西满白城(距洮南县30公里)一带进行接收。之后,任命李海涛(李大钊之子)为西满支队政委兼司令员(也称黑龙江北满支队),夏尚志(白城地区镇赉县人,之前担任过巴彦县游击纵队参谋长、双城县委书记,奉天特委、哈尔滨市、大连市委书记等)为北满地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支队政治部主任,张昭为副专员,由他们带领两个支队的兵力,从沈阳出发经法库、康平、郑家屯前往白城。到达郑家屯时,接到东北局指示,要求留下部分部队接收辽源(今双辽)、四平。三人商定,由李、张率主力部队留下,夏尚志率一个连兵力、四十余名干部继续北进。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城地区出现了国民党、共产党和苏联红军三方交错的复杂形势。各县城镇和铁路沿线由苏联红军实行军事管制,白城子驻有苏联铁道、城防和宪兵三个司令部。苏军依据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不干涉中国内政。白城地区显现混乱状态。一是日伪残余乘乱以“负责维持社会治安”的名义,成立各种形式的“治安维持会”,有些日伪官吏,成了维持会长。洮南县成立以伪县长董毓基为会长的地方临时维持会,白城子成立“政务委员会”。日伪警察武装没有解除,改头换面又成了维持会的“保安队”或自卫团,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胡匪乘乱锋起,杀人越货,抢财霸物,印制伪币,强购商品,造成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二是驻长春的国民党东北党务办事处、吉林省党部和东北行营先后派员遣入。年9月10日至10月18日,国民党洮南县党部、洮安县党部、大赉县党部、大赉县北县党部、开通县党部、安广县党部、瞻榆县党部先后挂出牌子,宣告成立,并频繁活动。白城子国民党县党部出版《雄狮报》和《北斗》刊物,发表《告人民书》,公开进行反共宣传,准备和迎接国民党军队接收。三是白城地区尚无中共地方组织,只有个别分散的地下党员在活动。夏尚志在尚未与党接上关系,潜伏家乡时曾试图收缴大赉伪警察署的枪支,没能成功;后又与地下党员郭琪联系,试图求得苏军的支持未果后,辗转之下南到沈阳与中共东北局接上组织关系。白城子的地下党员只有朱尚达(与组织失去联系),以开苞米铺为掩护,并与公安队建立了联系。
夏尚志等人到达白城子后,国民党分子通报苏军,诬称夏尚志一行是假八路,是土匪,并制造乘车障碍(夏原准备去大赉接收),企图把我军骗到索格营子(土匪窝点),借土匪之手将其消灭。此时,地下党员朱尚达因曾在苏联接受情报训练,已被苏军任命为白城子公安局长,主动自我介绍联系上夏尚志,告之国民党分子阴谋。为此,夏尚志决定,先接收白城子,后去大赉,并请朱尚达出面联系苏军,介绍情况,证明身份,促使苏军城防司令消除怀疑,转而支持我军接收。并当场告知朱尚达将其所掌握的公安队交由我军改编。夏尚志等人迅速展开接收工作。一是抓住国民党部办《雄狮报》搞反动宣传的把柄,以“破坏国共合作”的罪名,将书记长高清等七人逮捕;二是明令摘掉国民党部牌子,停止其活动;三是取缔洮安县维持会组织——政务委员会;四是收编多人的公安队。同时动员群众参军,扩充部队多人。至此,完成对白城子的接收。
洮南县城位于白城南部30公里处,是白城地区重镇,伪满洲国垮台后,日伪残余分子抢先成立“地方维持会”,并在国民党东北专员长春办事处主任罗大愚的指使下,成立国民党部,诱降了已被我党改编的伪满驻洮38团团长蔡惠斌部。在白城子站稳脚跟后,10月23日,夏尚志派连长王贵武、秘书长袁洪斌率30余名战士去洮南接收,却受到国民党分子修广翰(日伪特务,党部书记长)、李树藩(旧官吏、党部执行委员)、朱瑞(伪满国高教员、党部执行委员)的阻挠;受其唆使,洮南公安队拒绝我军改编。修广翰等人还诱骗驻洮苏军副官,动用苏军将王贵武、袁洪斌等30余名干部战士缴械。夏尚志知悉后,于10月26日派朱继先、于英川(从关内来的干部)带百余战士赴洮南。经与苏军城防司令聂正柯交涉,复械了第一批接收人员。苏军城防司令还严厉斥责洮南县国民党部。并支持我军,赠送野炮2门、重机枪2挺和其它一批武器装备。国民党部被迫解散,我军乘机解除县公安队武装,遣散伪38团大部,洮南收复。
10月末,夏尚志等50多名干部战士乘火车抵达大赉县城接收,在车站遭到地方维持会的阻拦,声称“大赉归中央军管”,八路军不行。夏尚志当场驳斥,并命令部队跑步进城。在城内,宣布解散地方维持会;进行扩军,有多人报名参军;成立大赉县民主政府。几天后,得知安广县被国民党占领,兵力多人。夏尚志与驻大赉苏军联系,双方派出50人连夜行军,次日清晨两点到达安广县城,直插保安大队长孙焕芳的指挥部,威逼保安大队投降。经过审问得知,保安大队由地方维持会纠集地主、土匪成立,目的占据地界,迎接“中央军”到达;还去长春接来国民党分子,挂出国民党部牌子。弄清情况后,夏尚志宣布解散维持会和国民党党部,党部书记长、伪县长扣押,镇压了反动势力;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当场将收缴的保安大队长等人的粮食、浮财分给群众;接受群众参军请求,扩军多人,编成一个连队。着手建立安广县民主政府。
接收前郭旗时,夏尚志率领的接收队伍刚下火车,即被驻旗苏军全部缴械,几番解释,苏军不相信他们是八路军。后来夏尚志以赠钱补贴形式争取苏军翻译(中国人,因在东北铁路做工,学会俄语,后给进东北的苏军当翻译)的帮忙协助,东北局也派人交涉,苏军道歉还枪。鉴于国民党在前郭旗、扶余两县(旗)势力很大,保安队得到苏军支持,发给枪支的情况,夏尚志要求苏军公开解除前郭旗国民党保安队武装,收缴枪支交给我军。经东北局同志与苏军商谈后苏军同意我方要求。苏军还将缴获日本关东军一个师团的武器装备交给我军。此次接收前郭旗,收获保安队枪多枝,日本师团的马枪支,三八野炮、山炮40多门,以及轻重机枪和大批弹药。
按照嫩江省委的指示,夏尚志完成前郭旗接收后,委派程世清(从关内来的干部)率领部队进驻扶余县(前郭旗与扶余县位于松花江左右岸);遣散由伪县长杨桂滋和汉奸杜国华纠集日伪残余和反动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组成的地方维持会;解除遣散由维持会组织的自卫团和警备队武装;镇压肆虐百姓、民愤极大的伪警察署日本特务股长“三上”和搜查班特务冯国玺。
在夏尚志率部接收同时,由长春地下党组建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吉长部队司令员刘健民率部于年10月29日接收长岭县城,解散“维持会”,成立临时县政府;于年11月接收乾安县,并留下一个连队负责收缴敌伪物资,改编维持会的保安大队,开展民运工作。
至此,从年10月到年12月,白城地区各县(旗)接收完毕。此时,东北政治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美国提供海、空运输工具,把远在大后方的国民党精锐部队运来东北,侵占山海关,沿北宁路东进北犯;苏军以同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为由,要求我党政军撤出中长铁路沿线及周围大中城市,移交国民政府接收。严峻的形势下,白城地区被解散的各县“维持会”,潜于地下的国民党县党部首要分子和溃散在农村的土匪等又嚣张起来;日伪残余、土匪和地方武装被国民党特务收买组成“光复军”,把矛头指向刚刚诞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由“招兵买马”式扩充部队收编的敌伪武装纷纷叛变,与“光复军”匪徒内外策应,给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造成严重威胁。
年12月5日,乾安县采取收编形式组成的县保安大队叛变,勾结反动“光复军”占领县城,驻守县城的吉长部队一个连被缴械,18人牺牲,16人受伤,61人被俘。12月13日,长岭县城被国民党地下先遣军司令张洪武纠集的地主武装0余人围攻失守,吉长部队营长罗勇标等20余名指战员牺牲;吉长部队两次派军解围遭土匪阻截,政委傅根深牺牲。12月14日,洮南县城遭到国民党骨干分子朱瑞指挥的“光复军”余人的袭击被我军守城部队击溃;12月21日“光复军”0余人再次围攻洮南县城,守城部队在支队长朱继先、政委于英川的指挥下,与敌激战4昼夜,因寡不敌众,在夏尚志率领队伍接应下,党政军强行突围撤到白城子。洮南县城被“光复军”占领。12月21日,安广县收编成立的独立团被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陈继哲等人策动叛变,配合城外“光复军”攻破县城,县委书记、独立团政委王超牺牲。县城失守。12月23日,大赉县被“光复军”和叛变的县独立团占领,县党政军干部战士在突围中牺牲29人。与此同时,开通、镇东县城也被“光复军”占领,白城地委和军分区派出开辟工作的干部相继撤离。12月31日,国民党特务韩馥勾结“光复军”头目王奎武纠集镇东、洮南、安广、大赉等7县“光复军”约万人,策动白城子骑兵独立团、护路队中被收编的敌伪人员叛变,联合攻打白城子。当时驻白城子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数量不到敌人的六分之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张策去嫩江地区工委汇报未在白城子。驻白城子部队官兵打退匪徒数次进攻,激战到第三天傍晚,双方逐街逐巷争夺,我军分区司令部已在敌人轻武器射程之内,部队伤亡越来越大。洮南支队政委于英川、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赵洪在军分区司令部内倚窗还击,先后负伤,赵洪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为了保存实力,我军于次日凌晨沿“福仙居”胡同突出重围,撤至白城子北的五家户。骑兵团政委刘海明在掩护部队突围中被土匪冷枪击中,壮烈牺牲。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白城地区除扶余、前郭旗外,均被“光复军”占领。刚刚获得解放的白城人民又陷入苦难深渊。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共白城地委领导军分区和各县武装力量,同国民党势力“光复军”进行顽强斗争。
年1月,盘踞在白城子的“光复军”无恶不作的暴行激起苏军的愤慨,苏军识破“光复军”的土匪面目,以开会名义召集7县“光复军”头目,缴械扣押,通令所有“光复军”到车站集中,交出武器。“光复军”拒不服从,被苏军打死打伤0余人,总司令王奎武率残匪逃脱。白城子党政军机关得以返回白城子。
年1月5日,夏尚志率领军分区部队在王爷庙(现乌兰浩特市)蒙古骑兵师的配合下,突袭“光复军”重要据点镇东县套保和白城子东北的青山,数小时激战,将敌人彻底打垮,击毙叛军头目、原白城子骑兵团二中队队长李其甫。
年初,奉调东北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主力部队在黄克诚、刘震率领进入白城地区。1月23日进占开通;29日挺进洮南,与白城子军分区、内蒙自治军配合,打垮洮南城内“光复军”,收复洮南;2月1日,白城子军分区与新四军三师22团配合作战,向镇东县“光复军”发起攻击,击毙联合攻打白城子的七县“光复军”总指挥、镇东县“光复军”总司令王奎武。“光复军”的嚣张气焰被打掉,解放了镇东。在收复安广县时,“光复军”弃城而逃。与此同时,吉林军区曹里怀部于年2月初收复大赉县。至年2月中旬,被“光复军”占领的白城各县全部收复,人民重获解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