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文史札萨克图蒙荒行局的建立和职能
萨克图蒙荒行局的
建立和职能
清·嘉庆25年
(年)
内蒙古六盟局部图
洮南原为札萨克图郡王旗辖地。札萨克图郡王旗,即科尔沁右翼前旗,原边界北到翁衮山南麓,东到岳索图济喇65里,接右翼后旗(俗称硕公旗)北到索岳尔济山西南麓里,接乌珠穆沁,西向东北与黑龙江呼伦贝尔城西南接壤。
洮南始盛于放荒招垦,一度是奉天省北方商旅聚集的要地。
清朝光绪十七年(年)以后,札萨克图第十二代郡王乌泰因袭爵兴讼,无力偿还债务,乃私自放荒招垦。他私招外旗租户共开垦了荒地4万2千余垧。此时札萨克图招纳租户开垦,未经清政府允许,所以称之谓“私垦荒”,亦称“活期荒”。
清统一中国后,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修筑柳条边墙。边墙里是满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严禁汉蒙其它少数民族进人边内。封禁的原因主要是东北为满族的“龙兴”之地,为保持满族骑马射猎的崇武习俗,做为攻伐守战的基地;也是清王朝为了保持民族的独立性,深恐满汉同处,会动摇其统治的民族基础。
清王朝后期,内地的封建剥削愈加剧烈,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的反抗斗争时时发生。清政府为了转移人民的反抗情绪,在内地饥民日增、土地不足,农民自然向地旷人稀的蒙古地区流入的情况下,不得不取消禁令。加之在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承认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使清政府外债累累,国库空虚。为了挽救它的封建统治,大肆倡导所谓“充实蒙边”、“练兵筹饷”等花样,采取了“借蒙古之地以养汉民”的政策。
清·光绪28年(年)放荒召垦告示
光绪二十八年(年),盛京将军管理兵、刑两部兼管奉天府尹事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御史总督奉天旗民地方军务兼理粮饷二级留任增祺,会同钦差大臣户部尚书裕德(一说裕禄)奏请放荒招垦,硃批允准,设立札萨克图蒙荒行局。荒段坐落在郑家屯以北之百余里的洮儿河西岸,东通伯都纳,西达库鲁,南到郑家屯法库门,直接省城,北近江省(即现在的白城市、洮安县全部、通榆县原开通县境及突泉县东边境毗邻洮安的一部分)。本境土地膏腴,原野空旷,易于开垦种植。
光绪二十八年(年)九月二日启用蒙荒行局关防,九月四日颁发布告,内旗外户,闻风而来。九月十三日,蒙荒行局在郑家屯赁民房数间,开始办公。
札派花翎分省试用知府张心田总办札萨克图蒙荒行局,蓝翎五品顶戴候选知县刘福升为帮办,后增花翎同知衔候选知县王寿棋为帮办。
局中各员如下:
收支委员:分省试用州同纪应澜;主稿委员:候选通判钟琪;请讼委员:五品顶戴侯选县丞张仲麟。
以上3员,薪水各30两,车价各36两。
帮稿委员:五品顶戴侯选府经历刘作壁;解运委员:候选府经历锡寿。
以上2员薪水各24两,车价各36两。
绘图委员:五品顶戴尽先把总孙其昌、侯选县丞陈峒寿;稽查委员:分省补用知县郑尔纯、工部主事崇华;抽查委员:提举衔候选州判王荫第;蒙文翻译官:委笔贴式文享、五品顶戴靖兆凤。
以上7员,薪水各20两,车价各36两。
办事官:同知衔分省即补知县谢汉章、拣选知县善成。
以上2员薪水各15两,车价各24两。
司事6名,薪水各13两,车价各12两。
贴书10名,薪水各8两,车价各9两。
局差10名,薪水各4两,车价各4两。
开绳(丈量)各员如下:
督绳委员(指丈量负责人):委署骁骑校荣彬、拣选知县善成。
以上2员,薪水各24两,车价36两。
头起监绳委员(丈量小组负责人):蓝翎五品顶戴前锋舒秀。二起监绳委员:侯选巡检张笃福。头、二起监绳委员丈放城基,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初二完工,旋至大、小茂好一带(现在福顺、兴业)丈放。三起监绳委员:补用骁骑校丰庆。四起监绳委员:蓝翎补用防御成友直。负责丈放程四家子一带头等生熟荒地,后移索古台丈放。五起监绳委员:分省补用盐大使田震。六起监绳委员:候选笔贴式吉芳,负责丈放蛟流河西(今蛟流河乡)一带。七起监绳委员:委用笔贴式德寿。负责丈放鄂各墩到苇塘以北一带。八起监绳委员:补用知县候选府经历周瑞麟。负责丈放来家窝堡包拉根套保、特特很昭、六家子一带。
以上8员薪水各24两,车价36两。
根据丈放之需要,继前八起监绳委员后,又增加:
九起监绳委员:候选笔贴式佐东都。丈放七十七道岭(现岭下,瓦房)一带。十起监绳委员:五品顶戴侯选县丞肖齐贤。负责丈放双流镇北戴来鄂博、木头营子、白音套海一带生熟荒地。以后又增加六起监绳委员。
司事8名,薪水各13两,车价各12两。
书手8名,薪水各8两,车价各9两。
绳夫每绳4名,木匠每绳1名。
清·光绪33年(年)
袖珍皇朝分省图之盛京地图
光绪二十八年(年)九月十六日,由总办张心田、帮办刘福升携带关防,带领帮稿勘舆绘图蒙文蒙语翻译各委员,前赴札萨克图荒段勘察巡视,以便分别订价。张心田等一行,于九月二十三日抵达该旗王府,与郡王妥筹商办。二十八日由王府启程,十月初一回到沙吉盖毛都(即现在的洮南镇,地处洮儿河南岸,是荒段的中心),勘定此处为城基,拟定荒段为三部分:南段(巴彦昭至沙吉盖毛都)为下等,每垧银价1两4钱,中段(沙吉盖毛都以北,洮儿河与蛟流河中间)为中等,每垧银价1两8线;北段(洮儿河东北一带)为上等,每垧银价2两2钱,城基每方丈收银5分。
光绪二十八年(年)十一月十六日开绳丈放城基、生熟地。丈至十一月三十日,因降大雪收绳停丈。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四开绳丈放,到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六日丈放完毕。
第一次放荒(以后又有第二次,第三次放荒)共丈放熟地垧,生荒地垧,共收入荒价两白银。
行局与札旗商定:按下等地每垧荒价1两4钱为标准,由清政府与札旗平分。中、上等地每垧加的4钱、8钱,全部归札旗。札旗将劈分所得的荒价,再分做十成,以五成归札萨克,以二成五归庙仓,以二成五归全旗台吉壮丁(台吉指王公贵族,壮丁指蒙族青壮劳力)。
光绪二十九年(年)四月十日,蒙荒总局派蓝翎补用总管五品官福龄,署理总办札萨克图蒙荒行局。同年,行局由郑家屯迁到沙吉盖毛都,旋即改其为双流镇。
光绪三十年(年)六月初一,张心田调任科尔沁札萨克公旗蒙荒行局总办,所遗总办之缺,由双道纶充任。同年八月十七,双道纶奉调回省,遗缺由赏戴花翎试办洮南府设治事宜兼札萨克图蒙荒行局总办田芗谷署理。
光绪三十年六月初二,奉到皇帝允批,在双流镇设置洮南府,下辖靖安县(后改洮安县,现在的白城市及现洮安县一部分)、开通县(现在通榆县开通一带)。从此,便揭开了洮南繁荣的序幕。
光绪三十一年(年),在洮南城建立天恩地局(蒙王办事处,现在的科技馆院内),负责放荒及税务征收等事宜。
信息来源:整理自《洮南文史》
本期编辑:韩旭
责任编辑:邢立国
版权说明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nanzx.com/tnsjt/5468.html